《海国图志》:一部巨著的跨海漂流与中日国运的分野
当鸦片战争的炮火撕裂了大清帝国的海岸线时,我们的先贤和先知——魏源在扬州书斋心急如焚地点亮了烛火,将林则徐托付的《四洲志》淬炼成八十万言醒世惊雷。令人叹息的是,这部本应唤醒东方巨龙的《海国图志》,在中国几乎无声无息(甚至导致魏源被人贴上“汉奸”的标签)被当作废
当鸦片战争的炮火撕裂了大清帝国的海岸线时,我们的先贤和先知——魏源在扬州书斋心急如焚地点亮了烛火,将林则徐托付的《四洲志》淬炼成八十万言醒世惊雷。令人叹息的是,这部本应唤醒东方巨龙的《海国图志》,在中国几乎无声无息(甚至导致魏源被人贴上“汉奸”的标签)被当作废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林则徐》(福建电视台录制)第一集中有林则徐和魏源谈自己作《四洲志》的镜头。画外音说“林则徐作的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外国地理的著作”,但观众在画面中见到的那部线装书的封面上却明明用繁体字印着:欧罗巴人著。这岂不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