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地理(十九)不丹的历史沿革及行政区划结构
考古证据显示,不丹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人类使用石器工具。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不丹中部和帕罗宗建造寺院,开启佛教传播的先河。8世纪,莲花生大师(Padmasambhava)的传教活动进一步奠定了藏传佛教的根基,不丹成为吐蕃属部。9世纪吐蕃政权崩溃后,不丹
考古证据显示,不丹在公元前2000年已有人类使用石器工具。7世纪,吐蕃王朝松赞干布在不丹中部和帕罗宗建造寺院,开启佛教传播的先河。8世纪,莲花生大师(Padmasambhava)的传教活动进一步奠定了藏传佛教的根基,不丹成为吐蕃属部。9世纪吐蕃政权崩溃后,不丹
地理与民族基础:蒙古高原位于亚洲内陆,气候干旱、地形开阔,孕育了以游牧为核心的生产方式。自旧石器时代起,蒙古高原就有人类活动,先后崛起的匈奴、鲜卑、柔然、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在此建立政权,形成“行国”体制。
5月31日,CCTV世界地理频道“自然之旅” 六一儿童节特别观影会在中国科学技术馆成功举办。本次观影会主办方央视风云传播有限公司,依托年度重点引进的BBC纪录片《与恐龙同行》中国首播之机,精心策划了本次线下播出活动,通过"影院观影+专家科普+亲子互动"的创新模
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播放的电视连续剧《林则徐》(福建电视台录制)第一集中有林则徐和魏源谈自己作《四洲志》的镜头。画外音说“林则徐作的这本书,是中国第一部研究外国地理的著作”,但观众在画面中见到的那部线装书的封面上却明明用繁体字印着:欧罗巴人著。这岂不自相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