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苏-34”遭袭、4架“鸭嘴兽”战斗机被毁
当地时间6月28日,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军在27日夜间成功“袭击”了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的“马利诺夫卡空军基地”,炸毁了4架苏-34“鸭嘴兽”战斗轰炸机,同时毁伤了基地设施。
当地时间6月28日,据乌克兰媒体报道称,乌军在27日夜间成功“袭击”了俄罗斯伏尔加格勒州的“马利诺夫卡空军基地”,炸毁了4架苏-34“鸭嘴兽”战斗轰炸机,同时毁伤了基地设施。
#世界主流轰炸机都用的什么发动机?#“只要动力强、板砖飞上天”,任何一款“飞行器”只要拥有一颗“动力强劲有力的…心脏”,天高任鸟飞。
四川舰076两栖攻击舰下水,号称“无人机航母”,能直接改变未来海战的模式。
美方暂停了与喷气式飞机发动机技术及部分化学品销售有关的对华出口。 美国商务部28日回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正“审查对华具有战略意义的出口”,“在某些情况下,商务部已暂停现有出口许可,或在审查期间施加额外的许可要求”。
近日,印度空军计划为其现役“阵风”战斗机换装国产“阿斯特拉”空对空导弹,以增强作战能力并推动国防自主。据悉,印度目前拥有36架由法国达索航空公司生产的“阵风”战斗机。此前,这些战斗机装备的是欧洲导弹集团的“米卡”中程空对空导弹。印度空军认为,这款导弹难以满足现
在航空领域,一项看似不起眼却至关重要的技术——反向推力系统,正默默守护着每一次飞行的安全。当一架重达数百吨的客机以250公里/小时的速度着陆时,如何快速减速成为了一个技术难题。仅凭刹车和空气阻力,显然难以迅速将飞机速度降下来。这时,反向推力系统便发挥了关键作用
当美军《2025中国军力报告》掷地有声地指出"中国航空工业的崛起正在改写21世纪空中力量的游戏规则"时,全球军事观察家不得不重新审视太平洋西岸正在发生的工业革命。从成都平原传出的600公斤级涡扇发动机轰鸣,到歼-20双座型指挥无人机群掠过东海的航迹,中国航空工
运-20与A-400M的发动机性能差异显著,这源于两者不同的设计定位和技术路线。以下从核心参数、技术特点、实战效能三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
运-20,是国产最大的军用运输机,最大起飞重量220吨,最大载重量66吨,最大航程7800公里。其实,这些数据都是理论上的最大设计数据,在搭载4台俄制D-30KP-2涡扇发动机驱动时,事实上仍未达到理论设计值。
在新型高级教练机气动布局论证阶段,洪都公司与俄罗斯雅科夫列夫设计局展开技术合作。新机在设计时面临多项关键抉择:垂尾设计上,原倾向双垂尾,因飞机重量轻、偏航力矩小,权衡后改为单垂尾以减重;飞控系统方面,考虑到服务第三代战斗机飞行员训练,决定采用数字式电传飞控系统
航空事业的发展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重中之重,不管是客运飞机还是战斗机,发动机才是真正的 “心脏”。
美国作为世界第一军事强国,自苏联解体之后就基本已经确立自己的军事霸权,过去来说, 在军事技术上,美国也一直领先于全球其余国家,如第五代战斗机就是美国率先成功服役的,这无疑就体现了美国在军事科技领域的先进性。不过,时过境迁,随着中方的科技发展,美国已经无法在各个
去年年底一架由歼20伴飞的新战机引爆了整个互联网,在多方消息的确认之下这正是中国当前正在研发的六代机,然而这一全球唯一的六代机才刚首飞没几个月,近期又开启了密集试飞。
上世纪 70 至 80 年代,航空发动机领域出现了两类关键代表。小涵道比中等推力的涡轮风扇发动机,像美国的 F-404 系列与苏联的卡莫夫 RD-33,最大军推可达 60 千牛,最大加力推力约 90 千牛,重约 1.2 吨。
最近那片众所周知的“银杏叶子”又一次飞上了天空!相比去年年底的首飞,在此次的飞行中这片“银杏叶子”收起了起落架,关闭了机翼翼尖的开缝式机动襟副翼,整体线条看起来流畅了许多。当然,咱们能说的也就这么多了,关于没有公开的装备,我们的态度一以贯之:一切以官方公布的为
今天咱来聊聊中国航空发动机这一超级硬核的领域。航空发动机,那可是飞机的心脏,它的性能直接决定了飞行器的战斗力和飞行能力。近年来,中国航空发动机技术的发展简直像是坐了火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显著进展,在超音速空天飞行器和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征程中,发挥着关键作用。
12月27日,四川天府新区低空经济产业集群建设大会暨天府轻动新产品发布暨首台发动机点火仪式上,四川天府轻型动力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府轻动)带来新产品、签订新协议,推进天府新区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研发及生产,加速新区打造国家实验室成果转化基地项目进程。
本论文提出一种利用 3D 打印技术将碳氮化钽构建为谢尔宾斯基四面体物质以制造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的设想。深入探讨了碳氮化钽的材料特性与谢尔宾斯基四面体结构的优势,详细分析了 3D 打印过程中面临的挑战与可能的应对策略,并对这种创新叶片设计在涡扇发动机性能提升
本研究聚焦于涡扇发动机高压涡轮叶片的创新设计与制造,提出采用碳氮化锆碳纳米管复合结构,结合 3D 打印技术在真空环境中构建空心穹顶网状叶片,并以五碳化四钽铪包裹、充入氩气的方法。详细阐述了材料特性、叶片结构设计原理、制造工艺过程,通过理论分析、模拟计算与实验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