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 | 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视觉文化中的儿童建构
2025年5月17日至5月18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视觉文化中的儿童建构”学术工作坊,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心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兰君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邓菲共同召集,旨在从历史、艺
2025年5月17日至5月18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视觉文化中的儿童建构”学术工作坊,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心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兰君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邓菲共同召集,旨在从历史、艺
在中国绘画的长河中,儿童题材画作宛如颗颗明珠,以细腻笔触勾勒童年百态,传递社会温度与文化意蕴。不同年代的“婴戏图”“百子图”各有千秋,但都传达出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气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娃娃》一书,收录了不同年代的儿童题材画作,介绍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
在中国绘画的长河中,儿童题材画作宛如颗颗明珠,以细腻笔触勾勒童年百态,传递社会温度与文化意蕴。不同年代的“婴戏图”“百子图”各有千秋,但都传达出天真烂漫、纯真无邪的气息。人民美术出版社的《中国娃娃》一书,收录了不同年代的儿童题材画作,介绍其产生的时代背景和社会
古代没有六一儿童节,但是却有专门描绘小朋友玩乐的“儿童题材绘画”,那就是婴戏图。
2025年5月17日至5月18日,由复旦大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主办的“从传统到现代:中国视觉文化中的儿童建构”学术工作坊,在复旦大学邯郸校区举行。本次工作坊由中心访问学者、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徐兰君和复旦大学文史研究院研究员邓菲共同召集,旨在从历史、艺
6月1日,海淀北部文化中心将举办传世名画里的童趣——“赏历代婴戏图 巧手拼竹马”文化讲座活动。
青花瓷,以其青翠欲滴的色彩和幽静可爱的造型,成为了世界各地人们心目中最具代表性的瓷器之一。这种古老的艺术形式,已有上千年的历史,承载着无数匠人的智慧与心血。制作过程严谨且复杂,使用天然的钴料作为呈色剂,经过一次高温烧制,最终形成了那一抹深邃的蓝与洁白,给人一种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山川沐浴着春光,春风送来花草的芳香。在这春光明媚的时节,我走进故宫博物院,瓷器之上纸鸢飞舞,让我深切感受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传统文化之魅力,以及民族艺术的博大精深。
历史的长河中,令人陶醉的春季美景,成就了诸多动人的诗作名篇,也在器物文玩上得以彰显。春季出游踏青是一件雅俗共赏的事情,透过那些承载着古人春游意兴的文物藏品,我们可以感受过去游春感春的风雅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