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影像为媒让非遗“活”起来
2025年5月,为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推动非遗走向大众,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与七封信民宿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沉浸式苗族文化体验空间。该空间以苗族传统服饰、银饰、蜡染等非遗技艺为核心,结合现代美学特别推出“影像传播非遗”活动,让游客通过穿戴馆藏珍品拍摄民族写真
2025年5月,为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推动非遗走向大众,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与七封信民宿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沉浸式苗族文化体验空间。该空间以苗族传统服饰、银饰、蜡染等非遗技艺为核心,结合现代美学特别推出“影像传播非遗”活动,让游客通过穿戴馆藏珍品拍摄民族写真
2025年5月,为创新非遗传承方式、推动非遗走向大众,五彩黔艺民族服饰博物馆与七封信民宿达成深度合作,共同打造沉浸式苗族文化体验空间。该空间以苗族传统服饰、银饰、蜡染等非遗技艺为核心,结合现代美学特别推出“影像传播非遗”活动,让游客通过穿戴馆藏珍品拍摄民族写真
优惠措施:订购98元/人的烧烤自助餐,可享受免费露营、水上运动项目无限畅玩(不包括帆船)。
走进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造物之美”常设展,这里很难找到堪称“国宝”的文物,却凭借残碑、陶片等馆藏吸引不少文博爱好者前来打卡。看似不起眼的陶片,喜欢历史的观众可以从中溯源历史场景,喜欢科学的则能从中探寻人类早期材料工艺,而将这组陶片放在序列里观察,还能窥见
近期,博物馆游再掀热潮,特别是北京航空航天博物馆沙河馆、中国农业大学昆虫博物馆、北京服装学院民族服饰博物馆等“大学中的博物馆”已经成为年轻人的热门打卡地。在内容拓展和形式创新的双重驱动下,博物馆正以锐意进取之势打破传统展陈边界,于守正创新之间开启以文育人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