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传播】四川省地方志办安排部署史志文化短视频常态化拍摄宣传工作
2025年5月19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史志文化短视频拍摄宣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全省地方志系统常态化开展史志文化短视频拍摄宣传工作,通过短视频新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创造性
2025年5月19日,四川省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史志文化短视频拍摄宣传工作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明确在全省地方志系统常态化开展史志文化短视频拍摄宣传工作,通过短视频新载体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红色文化、革命文化、巴蜀文化、地方特色文化的创造性
美是文化的积淀,是心灵的共鸣,更是对生活的深情诠释。为发掘当代文学创作中的美学价值,郑州市小说学会联合郑州广播电视报有限公司、中国民间第一史志馆共同举办第二届“寻美写美”全国征文大赛,现面向全国征集优秀文学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将历史视为“最好的教科书”,多次强调要“高度重视修史修志”。作为记录历史、传承文化、服务大局的重要载体,地方志工作在新时代承担着为党立言、为国存史、为民修志的神圣职责,更肩负着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时代使命。新时代赋予新任务,新征程呼唤新担当,广大地
2025年1月,成都市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简称成都市地方志办)被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简称中志办)列入全国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单位。2025年市政府工作报告明确,启动第三轮地方志书编修试点。为落实中志办及成都市人民政府工作部署,成都市地方志办锚定“出经验、出成
2025年5月9日,由中共海南省委宣传部、海南省旅游和文化广电体育厅、海南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联合主办的2025年海南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决赛)在海南省图书馆圆满落幕。经过激烈角逐,来自全省专业组和志愿组的18名优秀选手(每组9名)同台竞技,最终两组分别评选出一
今年以来,市委党史和地方史志研究室坚决扛牢以史鉴今、资政育人的使命担当,以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条例》为契机,依托我市16家省、市级中共党史教育基地,深入挖掘红色资源,丰富教育传播形式,让红色文化“活起来”“火起来”。
地方志是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是传承民族文脉的重要基础,是中华民族文化发展的重要支撑。地方志部门作为开发利用地方志资源的主要部门,在推动地方志事业高质量发展方面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地方志工作在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
2025年4月21日,凉山州委常委、副州长杨晓亮在《四川省地方志工作简报》(资政参阅专刊第92期)上作出批示:请州史志办班子成员带领17县认真学习此篇文章,深刻把握文中要义,学习方法、提高能力和水平、带好队伍,让史志工作为现代化经济建设发挥更大作用。
座谈会上,杨辉对市地方志办近年来深耕主责主业取得的成绩给予肯定。他指出,通过打造史志馆,精心编纂乡镇(街道)志、扶贫志、年鉴等工作,不仅系统记录了康定在脱贫攻坚、城市发展中的奋斗历程,更以文字为载体传承奋斗精神、展现时代变迁,为康定留下了宝贵的历史文化财富。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巴蜀文化和阿坝地方文化,发挥史志教化育人功能,2025年4月27日,阿坝州地方志办公室主办、九寨沟县党史研究和地方志编纂中心及九寨沟县教育局协办的“四川方志大讲堂·阿坝方志文化分享九寨沟县行”宣讲活动在九
5月2日,赤峰市“国家的孩子”张志强回到江苏省江阴市青阳镇钱家埭村,与自己的两个兄弟相认。阔别64年的手足同胞,终于实现了团圆梦想。从离家时乳名叫做“阿七”的幼儿,到被孤儿院收留后被叫做“田蚪”,再到被内蒙古的养父母起名为“张志强”,三个名字伴随着张志强曲折的
“今人不修谱,后人不知古。”近年来,修史编志成为一些广东村(居)的新风尚。村民们热衷于和文化单位、专家团队一起,全力推进村史、村志的编修工作。一些地方也大力推行 “乡村史志”工程,将编纂村史、村志作为传承岭南乡村文脉、促进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抓手。
村志作为记录村庄历史、文化、社会等全方位信息的重要文献,突出地方特色与文化传承具有极其关键的意义。本文将深入探讨村志编写过程中如何从自然与人文景观特色挖掘、民俗与民间文化传承展示以及多样化呈现方式运用等多方面入手,全面细致地彰显村庄独特魅力与深厚文化底蕴,旨在
2024年,《眉山年鉴》荣获全国一等年鉴称号;《眉山市志》荣获四川省志书一等奖;《眉州属志》荣获四川省旧志整理一等奖;联合编纂出版的《巴蜀史志》三苏文化专刊,被评为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4年精品期刊”……
《眉山年鉴》荣获全国一等年鉴;《眉山市志》荣获全省志书一等奖;《眉州属志》荣获全省旧志整理一等奖;联合编纂出版的《巴蜀史志》三苏文化专刊被评为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4年精品期刊”;眉山市是全省率先启动市县(区)史志馆建设的市(州),党史七进走在全省
今年伊始,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为传承弘扬地方文化,生动宣讲南充古今历史,充分发挥地方志在助力南充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独特作用,不断开拓创新思路、拓展多元载体、精心培育特色,深入推进“史志七进”活动,方志的关注度与影响力节节攀升,方志魅力与价值得以深度彰显。
《眉山年鉴》荣获全国一等年鉴;《眉山市志》荣获全省志书一等奖;《眉州属志》荣获全省旧志整理一等奖;联合编纂出版的《巴蜀史志》三苏文化专刊被评为第三十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2024年精品期刊”;眉山市是全省率先启动市县(区)史志馆建设的市(州),党史七进走在全省
春风拂万卷,方志润民心。在嘉陵区之江小学史志阅览室里,孩子们正捧着《大熊猫图志》热烈讨论;社区活动中心里,老街坊们翻阅着泛黄的乡镇志话家常……2025年4月9日,记者从南充市地方志办公室获悉,123个各具特色的史志阅览室如同繁星散落城乡。这些由南充市地方志办公
4月2日,甘孜州召开地方志工作会议,传达学习2025年全省地方志工作会议精神,全面总结2024年全州地方志工作,安排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州地志办党组书记、主任戴旭出席会议并讲话。
4月9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新闻发布会。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副院长、新闻发言人张淑云,威海市方志馆馆长王瑛,威海市委党史研究院宣传教育科科长赵平洋,介绍威海市数字方志一体化平台工作有关情况的有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