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学经典《弟子规》:八句话道尽修身齐家的人生大智慧!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著的蒙学经典,原名《训蒙文》。这部仅有1080字的小册子,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教育智慧,被誉为“人生第一规”。它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为纲领,详细规范了学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的具体准则,堪称古代版的“人生修炼手册”。
《弟子规》是清代学者李毓秀所著的蒙学经典,原名《训蒙文》。这部仅有1080字的小册子,却承载着中华民族千年的教育智慧,被誉为“人生第一规”。它以《论语》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为纲领,详细规范了学童在家、出外、待人接物的具体准则,堪称古代版的“人生修炼手册”。
“ 百尺竿头须进步。 ”出自宋·释道原《景德传灯录》卷十。比喻虽已达到很高的境地,但不能就这样满足,还得继续努力。我们常常面临选择:是满足于现状,还是挑战自我,继续攀登。这句话无疑是对后者的强烈倡导。无论取得了多大的成就,都不能停下脚步,因为前方总有更高的竿头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集孔孟等圣贤的道德教育之大成,提传统道德教育著作之纲领,是接受伦理道德教育的、养成有德有才之人的最佳读物。
《弟子规》是清朝李毓秀所作的蒙学经典,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撰而成,主要列举了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等方面应有的礼仪与规范,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敦伦尽分、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