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鼓为何能称“第一古物”
这是苏轼名诗《石鼓歌》的最后两句,由石鼓及人,写尽“小我”在大历史面前的无奈。诗中的石鼓被网友视为“九大镇国之宝”之首,康有为这样提起它:“石鼓即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
这是苏轼名诗《石鼓歌》的最后两句,由石鼓及人,写尽“小我”在大历史面前的无奈。诗中的石鼓被网友视为“九大镇国之宝”之首,康有为这样提起它:“石鼓即为中国第一古物,亦当为书家第一法则。”
在艺术的浩瀚星空中,吴昌硕无疑是一颗璀璨夺目的巨星。1913年,对于吴昌硕而言,是极具特殊意义的一年,这一年他所撰写的石鼓文作品,更是成为了艺术市场上的瑰宝,备受藏家青睐。在三杉美术春拍中就有一件精品亮相。
吴昌硕(1844.8.1 -1927.11.29),男,原名俊,字昌硕,别号缶庐、苦铁、老缶、缶道人等等,汉族,浙江湖州人。中国近、现代书画艺术发展过渡时期的关键人物,"诗、书、画、印"四绝的一代宗师,晚清民国时期著名国画家、书法家、篆刻家,与任伯年、蒲华、虚
当春暖花开的时节,又是鸿雁北归的的季节,雁阵掠过衡山七十二峰,在石鼓书院檐角投下春花的剪影,这座位于湘水与蒸水交汇处的古城,正以其独特的文化肌理,书写着中国文字发展史上的壮丽篇章。作为湖湘文化的重要发源地,衡阳以石鼓书院为圆心,将石鼓文的金石之韵、篆书的演变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