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抗战胜利受降纪念坊(湖南芷江)
抗日战争时期,芷江为重要陆空军基地,中国及同盟国军队云集芷江。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在芷江驻扎过的各种军事机构多达220个,其中美空军部队及军事机构达20个,芷江机场停驻各型飞机400多架,美国空军驻芷最多人数达6062人。芷江机场、竹坪铺、五里牌、
抗日战争时期,芷江为重要陆空军基地,中国及同盟国军队云集芷江。1937年7月至1945年9月,在芷江驻扎过的各种军事机构多达220个,其中美空军部队及军事机构达20个,芷江机场停驻各型飞机400多架,美国空军驻芷最多人数达6062人。芷江机场、竹坪铺、五里牌、
在荔浦市花篢镇上岭脚村三界坪,一座青石砌成的坟墓静静伫立于山坡上已有80载。墓碑上镌刻的“卢恒寿”三字虽被岁月磨蚀,却依然清晰可辨。这是一个抗战英烈的名字。这座坟墓背后有一个跨越四代人的承诺:莫家人在漫长的岁月里接力守护着这位抗日英烈的安息之地。
敌人这次有计划地分为六路进攻,企图消灭我军。我们经过两日战斗,安全转移阵地,除伤亡52人外,毫无损失。在日寇方面,经过我们各方面的侦察,敌确死亡100以上,但日寇广播大肆宣传,谓晋东南红军被其击溃,毙死我们千余人。实际上它的企图完全失败,死亡超过我们一倍。这种
1942年纽约时报广场,一幅巨型海报吸引着匆匆而过的行人——中国士兵持枪肃立,目光如炬望向远方,英文标语"CHINA FIRST TO FIGHT"(中国率先战斗)在硝烟背景中格外醒目。这张由美国战争信息办公室制作的宣传画,与同期国内某些扭曲中国形象的舆论形成
5月8日9时20分,重庆西站1号站台上,六位身着旧军装、胸前佩戴勋章的老人格外引人注目。这支平均年龄92岁的抗美援朝老兵队伍正准备乘坐T10次列车前往北京参加纪念活动。中国铁路成都局集团有限公司重庆客运段特别为这些“最可爱的人”开启了一段温馨的“银发之旅”。
远眺靖宇山,由数字“14”的变体设计而来的红色大门,格外庄严肃穆。顺着一条蜿蜒的“抗联小路”向山上走去,杨靖宇烈士陵园暨东北抗日联军纪念馆就在眼前。
5月9日,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5年全省红色故事讲解员大赛在武汉圆满落幕。此次大赛中,来自湖北省17个市州红色经典景区、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单位的49位讲解员,深情讲述红色故事,彰显新时代湖北红色讲解员的使命担当。
近日,“烽火记忆——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军事文物展”在河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开幕。教育部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崔波、省高校图工委主任崔慕岳、河南师范大学副校长苗雨出席活动。此次展览融合历史陈列、图书捐赠与文化传承,吸引逾千名大中小学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
李曦晨,原名李世光,字梅秋,1930年参加“山东左翼作家联盟”,1931年5月参加中国共产党。1933年3月,李曦晨被国民党反动派逮捕入狱,在狱中五年,面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他坚贞不屈,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的高风亮节。“七七”事变后,国民党军队纷纷南逃,李曦晨终于
太原失守后,华北地区以国民党为主体的正规战争结束,以共产党为主体的游击战争上升到主要地位。八路军和山西新军,按晋东北、晋西北、晋东南、晋西南四个地区实施战略展开,创建了晋察冀、晋西北、晋冀豫、晋西南等抗日根据地。这些根据地以同蒲铁路、汾离公路、正太铁路等为界分
这个五一假期爆火的“跟着团长打县城”项目,用一场跨越时空的抗战cosplay,让红色旅游从“参观式教育”进化成“体验式狂欢”。
“我们是东北抗日联合军,创造出联合军的第一路军;乒乓的冲锋杀敌缴械声,那就是革命胜利的铁证……”《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军歌》又一次在吉林省靖宇县杨靖宇小学校园内回响。
推荐理由:它是国内首部检察法医题材剧,以真实案例为蓝本,剧情紧凑,案件紧扣社会热点。秦岚、李光洁等一众实力派演员演技精湛,制作精良,细节专业,是一部兼具娱乐性与深度的优质悬疑剧。
中国抗日战争,是一段波澜壮阔、气壮山河的历史征程,是全体中华儿女反抗外敌侵略的正义之战 。
在中国教育史上,曾有过这样一个奇迹:明明是“最穷大学”,却被誉为“中国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玛峰”。
面对河南会战和长衡会战的相继失败,蒋介石相当恼火。1944年7月21日,他在黄山整军预备会议上,对作战不力的将领们大加训斥。
1931年9月18日深夜,沈阳城外柳条湖的铁轨旁,关东军士兵鬼鬼祟祟埋下炸药。随着一声巨响,南满铁路被炸出缺口,日军反诬中国军队所为,借此发动九一八事变。短短四个月,东北三省百万平方公里土地沦陷。关东军在长春的大和旅馆里,像摆弄提线木偶般操纵着溥仪——这个渴望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了铭记这段历史,缅怀革命先烈,4月24日至30日,市老促会联合老科协、老年大学、雨亭街道党工委办事处精心策划了“纪念抗战胜利80周年暨迎‘五一’文艺汇演”系列活动。24日上午,在雨亭社区演播大厅举行的首场
王雨亭(1892—1967),福建泉州人,一位在战火中书写家国大义的华侨先驱。他早年投身革命,加入同盟会,后辗转南洋,以笔为剑、以影为媒,在菲律宾创办《前驱日报》与中华影片公司,放映进步电影、传播抗日救亡思想。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他更以华侨抗敌后援会为阵
“轰隆一声巨响,战斗机撞上了军舰,碎片四溅,烟雾弥漫”—— 在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刀木纪程 —— 上海与新兴木刻的抗战叙事(1931 - 1949)” 展上,艺术家王琦的木刻作品《战斗的行列》以震撼画面,将观众带回 1937 年淞沪抗战的烽火岁月。作品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