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字狱:一场持续千年的“文字恐怖”实验
2025年4月,某高校教授在课堂上讲解《诗经》时,随口引用“维民所止”一句,课后竟被学生举报“影射国家领导人”。虽然这只是网络段子,却折射出当代人对“文字狱”的集体恐惧。
2025年4月,某高校教授在课堂上讲解《诗经》时,随口引用“维民所止”一句,课后竟被学生举报“影射国家领导人”。虽然这只是网络段子,却折射出当代人对“文字狱”的集体恐惧。
说起清朝皇帝,雍正绝对是争议最大的一位。明明是个每天只睡4小时的“工作狂”,却被骂得狗血淋头,甚至有人说他“得罪了所有读书人”。这事儿乍一听夸张,但细究背后的改革、文字狱和话语权之争,就会发现雍正的“黑锅”背得一点不冤。
1645 年暮夏,江阴城在烈日的炙烤下弥漫着一股压抑的气息。城墙上,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翁,双手青筋暴起,颤巍巍地举起锄头,目光坚定地望着城外如蚁般的清军。在他身后,数万江阴百姓密密麻麻地排列着,他们眼神中透着决绝,宁死也不愿剃发。面对清军“留发不留头”的残暴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