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微滴自发形成过氧化氢?争论与进展
近年来,水微滴化学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体相水中进行的相同反应相比,水微滴能够将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几个数量级。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团队2019 [1]和2020 [2]年在PNAS上连续发文称:通过喷雾或蒸汽冷
近年来,水微滴化学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与体相水中进行的相同反应相比,水微滴能够将化学反应的速度加快几个数量级。其中最为显著的一个例子是斯坦福大学Richard N. Zare教授团队2019 [1]和2020 [2]年在PNAS上连续发文称:通过喷雾或蒸汽冷
烟酰胺类辅因子(NADH)作为氧化还原酶的“电子货币”,通过传递质子和电子参与氧化还原反应,在酶催化反应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利用太阳能进行NADH再生,具有能量来源丰富、清洁及过程可控等优势。而光驱动辅酶再生过程属于典型的加氢过程,涉及电子传递、质子传递和
2021年年底,施立雪顺利找到了工作,即将成为复旦大学生物医学研究院的一名青年研究员。这也意味着,她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闵玮课题组的博士后工作进入了倒计时。
近日,美国哥伦比亚大学闵玮课题组与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Teresa Head-Gordon课题组在理解水在疏水界面的行为取得突破进展。相关成果于2025年3月19日发表在Nature杂志上。闵玮、Head-Gordon、施立雪(前闵玮课题组博士后,现复旦大学生物
近日,Nature在线发表了斯坦福大学Zhi-Xun Shen和华盛顿大学Xiaodong Xu课题组的研究论文,题目为「Local probe of bulk and edge states in a fractional Chern insula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