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河村里的传说(二)
村尾的私塾里,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鼻梁上架着断了腿、用细线勉强缠住的眼镜。他固执地在泛黄发脆的县志中翻检,枯瘦的手指划过书页上模糊不清的墨迹,试图从虫蛀的残卷里,打捞出那女子确凿的名字与身世。他喃喃自语,对着虚空质问:“究竟有无此人?何年何月?所为何事?”然
村尾的私塾里,那位须发皆白的老先生,鼻梁上架着断了腿、用细线勉强缠住的眼镜。他固执地在泛黄发脆的县志中翻检,枯瘦的手指划过书页上模糊不清的墨迹,试图从虫蛀的残卷里,打捞出那女子确凿的名字与身世。他喃喃自语,对着虚空质问:“究竟有无此人?何年何月?所为何事?”然
“谷雨雨淋淋,秋收粮满仓;谷雨日头照,旱到麦苗黄。”今年不少地方地里的土干得冒烟,天气预报预测谷雨还没有雨,老农们愁得直搓手。为啥老祖宗这么怕谷雨晴天?
“谷雨阴沉沉,立夏雨淋淋”“谷雨无雨旱河底,谷雨有雨雨水足”……这些流传千年的农谚,道出了谷雨节气与夏季旱涝的微妙联系。作为春季最后一个节气,谷雨不仅承载着农耕文明的智慧,更被古人视为预测夏季气候的“晴雨表”。今年谷雨将至(4月19日),关于“今夏雨水多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