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生成的“假靳东”把咱奶哄成胚胎,“真靳东”在两会上发声了!
3月5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上,靳东回应称:“一些喜欢我影视剧的观众,被AI换脸视频骗得很惨,这个性质非常恶劣。希望能建立更好的规则。”
3月5日,在政协小组讨论上,靳东回应称:“一些喜欢我影视剧的观众,被AI换脸视频骗得很惨,这个性质非常恶劣。希望能建立更好的规则。”
近半年来,AI的生成能力多次被注入“谣言生产线”。AI工具的低门槛滥用让谣言制造呈现工业化、专业化趋势。
2025年2月,今日头条发布《2024年度治理报告》,一组数据震动行业:全年累计拦截低质AI内容93万条,处罚同质化发文781万篇,封禁账号2.9万个。冰冷的数字背后,是一场平台与AI生成内容的“暗战”。
过去半年,AI生成的谣言,从文字到视频,从民生到公共安全,以近乎工业化生产的模式泛滥,形成“谣言→AI引用→更多谣言”的传播链条。
靳东所指的,让人们联想到了去年11月,江西宜春,一位老人来到银行,扬言要贷款200万,给网恋男友“靳东”拍戏。她的材料不全,银行没给办,但坚持不肯离开。好在民警赶来劝阻,才知所谓靳东是AI换脸视频。一场骗局险些成真。
靳东所指的,让人们联想到了去年11月,江西宜春,一位老人来到银行,扬言要贷款200万,给网恋男友“靳东”拍戏。她的材料不全,银行没给办,但坚持不肯离开。好在民警赶来劝阻,才知所谓靳东是AI换脸视频。一场骗局险些成真。
“作为内容资讯平台,今日头条有责任、有义务让我们的用户看到真实、有用的信息。”今日头条内容策划负责人刘姗姗表示,“一方面要消灭假的信息,另一方面更要主动传播真的信息,这也是我们团队最重要的工作之一。”
2月24日,今日头条“平台治理开放日”活动在北京举办。相关业务负责人与学界专家围绕网络虚假谣言、同质化发文、AI低质内容等领域的治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今日头条在正面传播、平台安全、内容生态等三方面治理工作上的举措、成果及规划。
2月24日,在今日头条“平台治理开放日”活动上,今日头条的发布《2024年度治理报告》显示:平台全年累计拦截不实信息超500万条,拦截和处置涉嫌诈骗内容超200万条。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今日头条也迎来了诸多挑战,去年,拦截低质AI内容超93万条,处罚同质化发文
2月21日,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明确提出整治AI技术滥用乱象,突出AI技术管理和信息内容管理,强化生成合成内容标识,打击借AI技术生成发布虚假信息、实施网络水军行为等问题,规范AI类应用网络生态。
2月24日,今日头条“平台治理开放日”活动在北京举办。相关业务负责人与学界专家围绕网络虚假谣言、同质化发文、AI低质内容等领域的治理进行了深入探讨,分享了今日头条在正面传播、平台安全、内容生态等三方面治理工作上的举措、成果及规划。
前段时间的日喀则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一组“小男孩被埋”的图片也引发广泛关注。然而经警方查证,这组图片实为人工智能(AI)工具创作,原图发布于2024年11月,在地震发生后被造谣者利用。
近日,拥有870万粉丝的网红博主“羊毛月”因一则嘲讽“00后”求职难的视频引发关注。他在视频中表示“‘00后’不是要整顿职场吗,怎么职场都进不去呢?”“那你们都来当网红了,我干什么呢?”这种轻佻态度激怒了不少网友。尽管事后他发表道歉声明,但3天内掉粉超百万,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