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聚力·来宁乡|“青聚力”大学生暑期实习实践第一临时团支部在何叔衡故居开展 “一堂有湘味的思政课” 教育实践活动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要善用之” 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红色文化教育,赓续革命精神血脉,近日,何叔衡故居管理处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作用,“青聚力”暑期实习实践第一临时团支部的实习生们主动担当,联合乡镇力量,组织当地大中小学生走进红色故地、聆听信仰故事
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大思政课要善用之” 的重要指示精神,深化红色文化教育,赓续革命精神血脉,近日,何叔衡故居管理处充分发挥红色阵地作用,“青聚力”暑期实习实践第一临时团支部的实习生们主动担当,联合乡镇力量,组织当地大中小学生走进红色故地、聆听信仰故事
1913年春天,37岁的何叔衡做出了一个令周围人都无法理解的决定:报考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在此之前,他已经当了约10年的私塾先生。入学后,这位留着八字胡、满身书卷气的学生格外引人注目,他也成了该校最年长的学生。那么,年近四十的何叔衡为什么仍要重返校园?
作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前的八个共产主义小组之一,长沙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如同一颗火种,点燃了湖南革命的热情,为中国共产党的正式成立,奠定了坚实的组织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