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道锌任中国计量大学党委副书记、副校长
戴道锌,男,汉族,1979年2月出生,江西吉安人,2005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21)。
戴道锌,男,汉族,1979年2月出生,江西吉安人,2005年6月参加工作,199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博士。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国光学学会会士(2021)。
2025年ABC中国大学排行榜揭晓,吉林省11所高校强势挺进全国300强,呈现出稳中有进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位列前茅的吉林大学以全国第28名的成绩稳居省内榜首,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理工大学分别以第55名和第121名巩固第二梯队优势。值得关注的是,北华大学作为唯一
1400万斤小米,是国家在20世纪50年代拨给王大珩创办中国科学院仪器馆(长春光机所前身)的首笔经费,新中国的光学事业由此起步。在王大珩的带领下,长春光机所熔炼出中国第一炉光学玻璃,从而结束了中国没有光学玻璃的历史。
学院始建于1949年,由“两弹一星”著名物理学家、两院院士王大珩先生创办。学院设有大学物理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三束材料改性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磁约束聚变研究中心(大连分部)、辽宁省重点实验室3个、大连市重点实验室2个、等离子体物理研究中心、纳米光电技术
回首往昔,近代中国深陷于科技落后的泥沼,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几乎毫无话语权。
当课本里的公式化作星辰轨迹,实验室的仪器和装置便是叩问未知的钥匙。北京市科协推出“器以载道”专栏,以光学、力学、化学、生物学为经纬,系统梳理那些改写学科版图的经典仪器。它们既是丈量微观世界的标尺,更是人类思维进化的里程碑。让我们共同见证仪器革新如何叩开科技之门
近日,2024年度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2021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赵旦荣获本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全国共有30位优秀学子获此奖项。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公布了2024年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共评选出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奖者3名,学生奖获奖者30名。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张名文(导师:甘雪涛教授)入选2024年度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
日前,中国光学学会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揭晓,通过对3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8名学生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奖获得者30名,其中,山西大学博士生白景旭荣获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