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落后挨打”到“科技强国”,中国这些科学家凭什么逆天改命?
回首往昔,近代中国深陷于科技落后的泥沼,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几乎毫无话语权。
回首往昔,近代中国深陷于科技落后的泥沼,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遭受了沉重的打击,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那时,中国的科技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鸿沟,在世界科技舞台上几乎毫无话语权。
当课本里的公式化作星辰轨迹,实验室的仪器和装置便是叩问未知的钥匙。北京市科协推出“器以载道”专栏,以光学、力学、化学、生物学为经纬,系统梳理那些改写学科版图的经典仪器。它们既是丈量微观世界的标尺,更是人类思维进化的里程碑。让我们共同见证仪器革新如何叩开科技之门
近日,2024年度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揭晓,南开大学电子信息与光学工程学院现代光学研究所2021级光学工程专业博士生赵旦荣获本届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全国共有30位优秀学子获此奖项。
近日,中国光学学会公布了2024年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评选结果,共评选出王大珩光学奖中青年科技人员奖获奖者3名,学生奖获奖者30名。西北工业大学物理科学与技术学院光学工程学科博士生张名文(导师:甘雪涛教授)入选2024年度王大珩光学奖学生奖。
日前,中国光学学会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揭晓,通过对36所高校及科研院所初评产生的38名学生奖候选人进行终评,选出学生奖获得者30名,其中,山西大学博士生白景旭荣获第二十一届王大珩光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