蚌埠竟藏着中国商业航天的 “秘密武器”!航天时代的 “黑马城市”
蚌埠不仅有火箭工厂,更在让航天技术走向平民化方面实现了关键突破。普通人真能上太空旅行吗?说到底,要实现这个梦想,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靠谱的交通工具才行。
蚌埠不仅有火箭工厂,更在让航天技术走向平民化方面实现了关键突破。普通人真能上太空旅行吗?说到底,要实现这个梦想,光有钱还不够,还得有靠谱的交通工具才行。
在商业航天领域,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张雷无疑是一位极具影响力的领军人物。他凭借着对航天事业的无限热忱与创新精神,带领团队不断突破技术壁垒,推动我国商业航天迈向新高度,以卓越成就铸就创新丰碑。
编写火箭燃料加注方案,与设计院沟通发射场二期项目建设细节……工作仅两年,海南国际商业航天发射有限公司总体技术部加注供气系统工程师王舒皓已成为一名业务“多面手”。“有幸搭上商业航天发展快车,才获得了更多锻炼机会。”生于1997年的王舒皓说。
创新力是航天领域突破技术壁垒、降低成本、拓展边界的核心驱动力,只有持续创新,才能在太空探索中占据先机。我们盘点了国际上10家最具创新力的航天公司,为大家提供灵感,共同推动商业航天发展。
从“首发”冲刺到常态化比拼、从破冰萌发到遍处开花、从新旧动能转换到更高质量发展……十年来,商业航天作为航天事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在荆棘、鲜花与掌声的簇拥中,无限接近“星辰大海”。这一承载着产业变迁的“新增长引擎”,是政策的支撑,资本的聚力,也是长期的布
4月15日,马来西亚彭亨州经济发展局、马来西亚Lestari太空私人有限公司和中国长城工业公司签署了一份意向书,计划在马来西亚东海岸合作建设一个国际航天港。彭亨州首席部长拿督斯里·迪拉贾·万·罗斯迪·万·伊斯梅尔和长城公司官员出席了签字仪式。
专栏将立足烟台“9+N”产业布局和16条重点产业链发展图谱,重点对话各赛道产业园区运营负责人、龙头企业基地掌舵人,聚焦海内外创业者最关切的核心议题——从政策赋能到产业链配套、从市场空间到投资机遇,全方位呈现烟台产业生态优势,以专业视角解码烟台创新创业的“引力场
在距地球数百公里的太阳同步轨道上,“吉林一号”卫星群正以精准的姿态环绕地球运行,这些闪耀着科技光芒的太空使者都诞生于同一个创新摇篮——长光卫星技术有限公司。这一航天奇迹的背后,凝聚着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宣明数十年如一日的科研坚守与创新突破。
百年工运,镌刻奋斗史诗;吉林沃土,铸就劳模丰碑。从烽火岁月的赤诚奉献,到建设年代的挥汗如雨;从改革大潮的敢为人先,到新时代的匠心逐梦,一代代吉林劳模以平凡双手托举不凡伟业,用坚守与创新诠释“劳动最光荣”的信仰。
创业主题访谈节目《创业有得聊》昨晚在湖南卫视、芒果TV播出新一期。节目聚焦“初创企业的生存法则”,由汪涵、郑方一联合主持,邀请中国商业航天拓荒者、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与五位高校学生创业者展开深度对话。
中国目前有 100 个在册卫星星座,涵盖商业航天和国家级战略工程。按卫星类型分为通信、导航、遥感、气象、混合和其他星座六类。其中,通信星座有千帆星座、GW 星座等,导航星座有微厘空间卫星星座、北斗星座,遥感星座包括三体计算星座、秦岭小卫星星座等。在星座建设进度
公司的主营业务是卫星通信业务的服务、维护和研发。公司拥有完备的通信广播卫星、频率轨道和地面站网资源体系,是我国拥有自主可控通信广播卫星资源的基础电信运营企业。
4月18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02所举办了“极境求新 航业共生——商业航天核心部组件产品合作对话”,近80位商业航天领域专家领导参加活动,为共同促进我国商业航天生态的繁荣发展,推动合作共赢、激发创新活力搭建了交流平台。
4月20日19:30,创业主题访谈节目《创业有得聊》第二期将在湖南卫视、芒果TV同步播出。本期节目聚焦“初创企业的生存法则”,由汪涵、郑方一联合主持,邀请中国商业航天拓荒者、天仪研究院创始人杨峰,与五位湖南高校大学生创业者展开深度对话。
4月18日,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510所在杭州举办“自主革新 开放共赢——商业航天通用关键产品合作对话”,邀请国内科研院所、高校及商业卫星公司等供应链上下游单位,围绕商业航天“低成本、规模化、产业化”发展路径展开深度交流,共探行业发展新方向。
12年前,“飞天5K”在杭州云栖小镇破土而出,成为中国云计算的里程碑;今天,这片创新沃土正在将云计算的火炬传至太空。从“飞天5K”云计算自主创新技术策源地,到“二次飞天”打造太空计算发源地,云栖小镇完成了一场关于创新的天地对话。
美国时间本周一,前世界首富贝索斯麾下的“蓝色起源”航天航空公司又完成了一次太空商业飞行的壮举。
目前国内商业卫星的平均寿命为5~8年,而星座组网通常需要数百、数千乃至上万颗卫星。因此,理论上,星座运营商需要持续补星以完成组网需求及维持网络稳定。
在上文《“体制惯性”引发的商业航天战略迷失》中,我们剖析了中国商业航天产业的“体制惯性”问题,从“型号工程”思维的路径依赖,到组织惯性与市场适应性的矛盾,再到体制文化与商业逻辑的冲突以及激励机制的错配,等等。这些因素共同导致了产业的战略失焦。我们看到,将“承接
2025年3月29日,在中关村论坛年会的“6G技术与产业创新论坛”上,中国信科集团副总经理陈山枝指出,尽管低轨卫星通信备受关注,但目前仍面临诸多挑战。当前卫星通信用户数仅在1000万量级,与2022年底全球54亿独立移动用户相比差距巨大,存在终端贵、资费高、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