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进行时】解锁“全国文明村镇”136团的“文明密码”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八师136团凭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突出表现,成功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 荣誉称号。
近日,中央宣传思想文化工作领导小组发布《关于复查确认继续保留荣誉称号的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的通报》,八师136团凭借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突出表现,成功通过复查,继续保留“全国文明村镇” 荣誉称号。
直到今天,提起王震的名字,老一辈的新疆人还感慨落泪;问起各族干部:“你们最佩服的人是谁?”很多人的答案都是:“王震将军”。回顾王震的一生,他的名字和新疆是分不开的,直到今天,王震在新疆的三大贡献还让新疆人民受益至今。
在中国西北边陲的辽阔土地上,新疆棉花以其“世界顶级品质”的标签惊艳全球。但在这片看似干旱的土地上,一粒棉花种子要突破地表束缚长成雪白棉朵,背后竟隐藏着与温度展开的精密博弈。今天,我们就来揭秘这场关乎亿万棉农生计的“温度战争”。
张仲瀚(1915~1980),是新疆军垦事业的创建人之一。他出生在河北沧县一个官宦家庭,18岁加入中国共产党,后组建冀中抗日武装,历任河北民军司令员,冀中军区津南抗日自卫军司令员,八路军一二○师三五九旅七一九团团长,南下支队第三支队支队长。解放战争时期,任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