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千珍稀“熊猫鸭”落脚南大港湿地
春意渐浓,沧州南大港湿地迎来一场春迁盛景——数千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斑头秋沙鸭在此集结北迁。这是该湿地有观测记录以来,斑头秋沙鸭种群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活动,标志着这片“候鸟天堂”的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春意渐浓,沧州南大港湿地迎来一场春迁盛景——数千只国家二级保护鸟类斑头秋沙鸭在此集结北迁。这是该湿地有观测记录以来,斑头秋沙鸭种群规模最大的一次集中活动,标志着这片“候鸟天堂”的生态修复取得显著成效。
今天,由沧州晚报主办的第二十届2024“沧州骄傲”年度人物选树活动圆满结束。以公众投票和专家评议相结合的方式,本次活动在本报推出的20名候选人(群体)中,选树10人(群体)为2024“沧州骄傲”年度人物。
为贯彻落实上级安全生产工作会议精神,坚决遏制安全生产事故发生,3月10日,南大港文旅局按照园区工作要求对湿地景区开展安全检查。要求深刻汲取事故教训,及时研判安全生产形势,进一步提高安全意识。
1月28日,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5年春节联欢晚会》上,40多位生态文明建设者代表登上了春晚舞台,共同唱响《我的家》,短短几分钟的节目,展现了20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生动实践。
滩涂、沼泽、芦苇丛……苍鹭、黑鹳、红嘴鸥……正值候鸟越冬季,大江南北的不少越冬地采取人工智能监测、无人机巡护、算法推演等技术,创新候鸟观测和保护手段,为候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守护各类候鸟安全越冬。
滩涂、沼泽、芦苇丛……苍鹭、黑鹳、红嘴鸥……正值候鸟越冬季,大江南北的不少越冬地采取人工智能监测、无人机巡护、算法推演等技术,创新候鸟观测和保护手段,为候鸟和栖息地保护提供科技支撑,守护各类候鸟安全越冬。
候鸟栖息地里,数万只候鸟经过,如何判断它们的类别和数量,以便更好保护?深山之中,如何了解哪些野生动物曾在此经过?珍稀动物如何实现人工繁育?针对这些问题,我省各地运用数字平台等技术,大大提升了监测时效和保护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