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我国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取得突破
新华社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王汉中团队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协同,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开展的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取得突破,成功培育出“北亚油1号”等高纬度特短生育期高产高油春油菜新品种。
新华社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王汉中团队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协同,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开展的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取得突破,成功培育出“北亚油1号”等高纬度特短生育期高产高油春油菜新品种。
记者近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获悉,该所王汉中团队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协同,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开展的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取得突破,成功培育出“北亚油1号”等高纬度特短生育期高产高油春油菜新品种。
“以前单种玉米,一年就一季收成,现在套种大豆,一亩地两份收益,比往年多赚不少!”近日,清镇市新店镇风字岩村村民张华一边收割大豆,一边笑着算起增收账。作为党员,他率先试种的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如今已成为当地农户眼中的“致富经”。
“隆隆隆……”近日,和政县玉才农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农田里,油菜收割机的轰鸣声奏响丰收乐章。州农机化服务中心技术员现场指导,社员熟练操作,一片片成熟油菜迅速被收入囊中。“我们合作社今年投入30余台农业机械,在州、县农机化服务中心技术员的指导下,小麦和油菜的耕、种
近日,全国农技中心发布2024-2025年度农技员进村包户联主体支撑小麦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典型案例。我市嘉鱼县、赤壁市2个油菜基地分别入选“稻油两熟”和“旱地轮作”典型案例。
记者6日从中国农科院油料所获悉:该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和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协同,在内蒙古自治区额尔古纳市开展的高纬度特短生育期油菜育种取得重大突破,成功培育出“北亚油1号”等5个全生育期仅需100天的油菜新品种,开创了高纬度寒地油料作物育种新模式。
数据显示,全市油菜播种面积454.9万亩、同比增长0.03%;产量64.2万吨、同比增长2.2%;平均单产141.1公斤/亩、同比增长2.1%,创历史新高。
今年我市多地小春粮油作物喜迎丰收,特别突出的是重庆大面积推广的小春作物——油菜。数据显示,全市油菜播种面积454.9万亩,增长0.03%;产量64.2万吨,同比增长2.2%;平均单产141.1公斤/亩,同比增长2.1%。重庆油菜产量创历史新高,实现“十八连增”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日前,来自湖南农业大学湘油农芯团队的负责人阎茹意目光灼灼,向记者道出了团队多年扎根油菜籽培育的初心。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市场到百姓餐桌,他们用青春践行着这句跨越千年的使命,让科研理想与家国情怀在三湘大地
近日,钱塘区城北农业主题公园内4亩油菜田迎来丰收。公园内油菜与碧绿的菜畦交错播种,在区城发集团所属市政集团的精心养护下,油菜花盛放之际,公园内青黄相间,别有一番景致,成为市民春日打卡胜地。如今更转化优质菜籽,通过传统工艺榨制成醇香菜籽油,实现“赏花经济”与农产
在油菜种植领域,选种是决定收成的关键第一步。优质的油菜种子不仅能为农户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更是保障国家食用油供应安全的重要基础。在挑选油菜种子时,产量、出油率、抗病性和抗逆性是农户必须重点考量的核心要素。
当下,正值青海省海北州门源县小油菜出苗生长的关键阶段,为切实筑牢全县油菜生产根基,门源县农牧水利和科技局精准锚定油菜生长周期特性,组建由5名资深农技专家构成的专项工作组,深入各乡镇开展油菜苗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通过实地勘察、现场示范、“一对一”答疑等方式,精准
五月的四川德阳,油菜籽在阳光下炸开细碎的脆响。旌阳区千亩制种田里,民盟盟员、四川邡牌种业有限公司总经理、四川省种子协会副会长尹宇杰蹲下身,指尖轻轻捻开一颗油亮的种子:“看这胚芽,像不像芯片的电路?”身后传来爽朗的笑声:“尹总又在讲你的‘种子芯片论’啦!”
6月4日,在全国油菜大面积单产提升高产典型培育推介活动中,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组织部级专家,对东台市苏垦农发新曹分公司油菜千亩示范方进行现场机械实收测产。经测算,亩产达377.68公斤,继2023年东台市最高亩产367.64公斤、2024年374.57公斤,再创
在西部科学城重庆高新区,一座建在小学教学楼顶的“空中村落”正悄然生长。重庆大学城树人小学校打造的“塾上小村”传统村落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以2000平方米立体空间为载体,将农耕文明的基因注入现代教育血脉,探索出一条独具特色的农教融合之路。
6月7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在遭遇罕见旱情的情况下,于陕西省渭南市蒲城县传来捷报——经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组织来自青海、湖北、江苏等地科研及推广部门的行业专家田间评价,“中油杂501”在
记者9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获悉,该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创中度盐碱地油菜单产纪录。在陕西蒲城半干旱区中度盐碱地油菜50亩连片示范田里,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组织来自青海、陕西、湖北、江苏等地科研及推广部门的
记者9日从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以下简称油料所)获悉,该所王汉中院士团队培育的油菜新品种“中油杂501”创中度盐碱地油菜单产纪录。在陕西蒲城半干旱区中度盐碱地油菜50亩连片示范田里,陕西省农作物学会组织来自青海、陕西、湖北、江苏等地科研及推广部门的行业
据了解,今年六安市小麦平均单产约380公斤/亩,较去年增加6公斤/亩,单价2.4元/公斤;油菜平均单产约150公斤/亩,较去年增加9公斤/亩,单价5.4元/公斤。为确保夏收工作稳步推进,我市安排农业部门提前摸排小麦种植面积、适宜机收面积、预计机收价格等信息,及
近日,在山东诸城示范现场,由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智慧农业创新团队研发的冷凉区油菜-烟草一年两熟高效复种模式获得预期效果,经专家现场测产,每亩产油菜155.57公斤,成功解决了油菜和烟草接茬难题,实现烟区增加一季油菜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