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讲堂之元曲诵读与赏析(15)——白朴《沉醉东风·渔夫》
白朴(公元1226年—公元1306年以后),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先生。他生于金末,自幼饱受兵燹离乱,在父执元好问的爱护下,才得以保全性命,并逐渐展露出文学才情。与诸多古代文人不同,白朴一生都未曾出仕做官,时代的动荡塑造了他放浪形骸的个人性格,也影响了他放旷
白朴(公元1226年—公元1306年以后),字仁甫,又字太素,号兰谷先生。他生于金末,自幼饱受兵燹离乱,在父执元好问的爱护下,才得以保全性命,并逐渐展露出文学才情。与诸多古代文人不同,白朴一生都未曾出仕做官,时代的动荡塑造了他放浪形骸的个人性格,也影响了他放旷
吴弘道,生卒年不详,号克斋,蒲阴(今河北安国)人,曾任江西省检校掾史。吴弘道一生致力于散曲创作,曾著《金缕新声》《曲海丛珠》等,今俱不传。《全元散曲》录存其小令三十四首,套数四套。其风格明快流畅,清新晓丽。这是吴弘道四首《拨不断》中的一首,作者以清新脱俗、意境
阿鲁威,生卒年不详,字叔重,号东泉,蒙古族人,元代至治、泰定年间,曾任南剑太守、经筵官等职,有小令十九首存世。东汉末年天下三分,诸多英雄人物在此时驰骋纵横,为后人留下了无尽的话题和遐想。阿鲁威生活的年代,距离东汉末已有一千余年,但他谈及那段历史时,还是那样津津
郑光祖(公元1264年—?年),字德辉,平阳襄陵(今山西省襄汾县)人。他是元代著名的杂剧家和散曲家,一生致力于杂剧创作,钟嗣成《录鬼簿》说他“名闻天下,声振闺阁”,艺人们都尊称他为“郑老先生”。所作杂剧流传至今的有十八种,其中以《倩女离魂》最为著名。除杂剧外,
关汉卿,生卒年不详,号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一生不屑于做官,生活在底层人民之间,是当时杂剧界的领袖人物。其代表作有《窦娥冤》《救风尘》《单刀会》等,具有强烈的现实性和昂扬的战斗精神,深刻地再现了社会现实。他敢于以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