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着文化名家游怀化|到安江看“种”播天下
在夏日灿烂的阳光下,我们缓步朝这个校园走去。两根上了年纪的砖柱,托起一个拱门架,这就是当年这座农校的校门。右边的门柱上,悬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进入校门,迎面就看到一块巨石上刻着袁隆平亲笔书写的两行字: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旁边
在夏日灿烂的阳光下,我们缓步朝这个校园走去。两根上了年纪的砖柱,托起一个拱门架,这就是当年这座农校的校门。右边的门柱上,悬挂着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湖南省安江农业学校。进入校门,迎面就看到一块巨石上刻着袁隆平亲笔书写的两行字:杂交水稻发源地,安江农校纪念园。旁边
1931年,华静温柔地将一岁的袁隆平揽入怀中,旁边站着哥哥袁隆津。此时的袁隆平,在母亲温馨的怀抱中,眼睛亮晶晶的,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而哥哥隆津,小小的身子透着一股天真的懵懂,安静地注视着这一幕,场景十分温馨,时光静谧美好,仿佛在讲述一个普通却又无比珍贵的家
西南大学有一座袁隆平的雕像。四年前的这个时候,一波又一波学子静默地来了,又静默地离开。
袁隆平是我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从风华正茂到两鬓斑白,正因为袁隆平将人生根植于泥土,才让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