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质量发展】郓城:秸秆打捆离田,生态经济双赢
近日,随着唐庙镇小麦收割工作的稳步推进,秸秆打捆离田作业也在田间地头火热开展,曾经让农户们头疼不已的秸秆,正摇身一变成为 “香饽饽”,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近日,随着唐庙镇小麦收割工作的稳步推进,秸秆打捆离田作业也在田间地头火热开展,曾经让农户们头疼不已的秸秆,正摇身一变成为 “香饽饽”,实现了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眼下正值夏粮收获季,获嘉县照镜镇在全力抓好小麦抢收及秸秆禁烧的同时,积极拓展秸秆综合利用渠道,通过秸秆打捆离田技术,对秸秆进行回收利用,变“生态包袱”为“绿色财富”。
“三夏”期间,在永城市双桥镇的田间地头,秸秆打包机来回穿梭正在进行秸秆打包作业。机器过后,散落在田间的小麦秸秆被清理捡拾起来,收进机器尾部容器内,在挤压捆扎后,变成一个个结结实实的秸秆压块从机器里“吐”出来。金黄色的秸秆被全部打捆成团,昔日的“禁烧包袱”如今变
【镇平台记者 陈倩:“三夏”麦收旺,秸秆离田忙。我现在是在镇平县马庄乡白衣堂村的麦田里,在我身后,可以看到,联合收割机正忙碌作业,当小麦被收割完毕,搂草机、打捆机接续作业,各司其职,整个流程井然有序,一气呵成。】
小麦覆陇黄,五月人倍忙。在蚌埠市五河县小溪镇张巷村的农田里,10台收割机、7台秸秆搂草机、13台秸秆打捆机开足马力、昼夜轮转,在万亩麦田中高效作业。被打捆成圆柱形、长方体形的秸秆以日均1000吨的速度离田,通过20余辆卡车、农用车运往8个集中收储点。原本被视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