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包盛会焕新彩 黄土大塬火出圈——“香约庆阳·全国百家媒体和网络名人行”侧记
从2002年首届文化节举办,到现在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20届,成为推介庆阳的一张金色名片。“香约庆阳·全国百家媒体和网络名人行”以“双百”阵容,全媒体、全流程、全网络聚焦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百家媒体、百名网络名人的聚合传播,深度报道庆阳从节会
从2002年首届文化节举办,到现在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已成功举办20届,成为推介庆阳的一张金色名片。“香约庆阳·全国百家媒体和网络名人行”以“双百”阵容,全媒体、全流程、全网络聚焦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以百家媒体、百名网络名人的聚合传播,深度报道庆阳从节会
初夏时节,走进镇原县上肖镇翟池生态旅游景区,一幅山水画卷徐徐展开,碧波荡漾的湖面倒映着蓝天白云,错落有致的游乐设施点缀其间,游客或泛舟湖心,或在竹林茶园品茗休憩,欢声笑语在青山绿水间荡漾。
5月30日,香约庆阳·全国百家媒体百名网络达人行走进华池县,来自人民网、国际在线、科技日报(中国科技网)、工人日报(中工网)等中央及省市的百家新闻媒体记者及网络达人共计40余人参加。
庆阳市推出农文旅融合发展“百千万工程”,计划利用3年时间打造100个乡村旅游特色村,培育1000个乡村领域优质直播账号,培育1万个带动型农户,让农文旅结合的乡村旅游在庆阳黄土大塬上多点开花,成为游客体验原生态乡村游的典范目的地。
5月31日上午,由庆阳市委宣传部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香约庆阳·全国百家媒体和网络名人行”活动走进庆城县,众多媒体记者和网络名人怀着对庆城文化的浓厚兴趣,踏入了庆城县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探寻历史文化的奇妙之旅。
5月31日,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镇原县主题展馆内,一袭融合剪纸艺术、现代时尚的云裳华衣,成为全场瞩目的焦点。当模特身着“剪云裳”系列服饰款款而行,衣袂间镂空的生命树等传统纹样随步履轻盈摇曳,平面的剪纸图案瞬间“活”了起来。
采访中,华龙网、江西日报社大江网、潮新闻、每日甘肃网、甘肃省台农村广播、兰州新闻网(观澜)、中国甘肃网等新闻媒体工作者及甘肃亢兆宁、甘肃李兴江等网络达人先后前往世宁新材料微纤维玻璃棉生产项目、甘肃泛联电子有限公司、甘肃北方节能玻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瓦斜乡永吉村
香包,古名香囊,在庆阳当地俗称“绌绌”“耍活”,其承载着2300多年的历史记忆,民间一直沿袭着巧女贤妇制作香包比手工,端午节赠送、佩戴香包祛邪纳福的传统习俗,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千岁香包、千年等待,香包为媒、缘来是你!5月30日下午,由庆阳市委宣传部主办的第二十届庆阳香包民俗文化节主题活动——“香包为媒·缘来是你”庆阳新风婚恋文化季在西峰区举办。此次活动旨在传播婚恋新风、抵制高额彩礼、推动移风易俗。
5月30日,由庆阳市委宣传部、庆阳市文旅局主办,中国甘肃网承办的“香约庆阳·包容天下”2025全国百家媒体和网络名人庆阳行走进华池县城壕镇城壕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在这里,大家看到了城壕村“农文旅”融合发展的丰硕成果,也看到了乡村振兴的美好未来。
正逢端午粽香时,镇原县以千年文脉为舟,借传统新潮为桨,在传统与现代的交织中,升腾起文旅消费的热浪。当非遗技艺遇见文创研发,当民俗记忆碰撞沉浸体验,这场传承千年的民俗盛典,正以文化为魂、创意为媒,在文旅融合的浪潮中焕发时代华彩。
巍巍庆阳,高天厚土,地脉隆厚。北地名城,古为禹贡雍州之野;陇上明珠,华夏文明发祥之地。川塬纵横,梁峁交错,三万里山河大地载玄载黄;马莲逶迤,大河浩荡,八县区星罗棋布宜居宜业。东凭子午岭林海,碧落霞天,襟带延绥;西望六盘山高峰,红旗漫卷,锁钥陇东;北连毛乌素边缘
据悉,管控期间未经批准的民用、商用无人机,航空模型,滑翔伞、热气球等载人飞行器,以及孔明灯等空飘物一律禁止飞行。因活动宣传、媒体转播、应急救援等任务需使用无人机的单位,须提前24小时向庆阳市公安局特警支队报备,提交飞行计划、操作人员资质及设备信息,经审批后方可
5月23日,西峰区董志初中的课堂上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传统文化实践课。庆阳香包绣制市级代表性传承人走进校园,手把手教授学生香包刺绣技艺,让非遗文化在青少年心中生根发芽。
甘肃省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庆阳市非遗传承人白淑方,用半生时光将指尖技艺化作致富钥匙,带领两千余名乡村妇女绣出美好新生活。在陇东黄土高原的沟壑间,一针一线绣出的不仅是精美绝伦的香包,更承载着一位非遗传承人四十年的坚守与乡村振兴的动人篇章。
庆阳拥有足够的历史长度和文化厚度,“环江翼龙”和“黄河古象”、第一块旧石器出土于此。中医鼻祖岐伯诞生于庆阳,曾在此与黄帝谈医论道,成就了中华医学元典《黄帝内经》。境内发掘的南佐遗址,是5000年中华文明史的实证之一。东汉思想家王符、西晋学者傅玄、明代文学家李梦
庆阳是周先祖诞生之地,也是中国农耕文明肇始之地,早在3000多年前,周先祖不窋在此“教民稼穑”,开启了华夏农耕文明先河。庆阳有千万亩以上的森林、草原和耕地,是农牧业最适宜地区,素有“陇东粮仓”美誉,近年来因地制宜探索出以种植业为基础、养殖业为牵引、菌业为纽带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