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奖答题!现在开启,快来参与!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的警报。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的警报。
2025年5月12日,是汶川地震17周年,也是第17个全国防灾减灾日。地震预警是破坏性地震发生后发出的紧急警报,能给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地区提供数秒至数十秒的提前应对时间。每早一秒发出预警,都是在跟地震波抢时间。那么,地震预警信息是怎么来的?现代快报记者来到江
地震预警是指在地震发生后,利用电磁波传播速度远远大于地震波传播速度的特点,提前对破坏性地震波尚未到达的地方发出的警报。
◆寻找掩护,蹲下并抓牢身边物体。学会利用写字台、桌子底下的空间,或身子紧贴内部承重墙作为掩护,然后双手抓牢固定物体。
在引擎的轰鸣声中,两台可控震源车先后操控振动器接触地面,随后周围树木和地面出现两次较为明显的震动。这不是真的地震,而是一场野外地震采集作业的模拟现场,两台可控震源车分别演示了地震波横波和纵波的震动场景。
马里亚纳海沟是位于西太平洋的一条巨大的海沟,其整体呈月牙形,长度大约有2550公里,平均宽度可达70公里。不过这条海沟最引人注目的并不是它的规模,而是它的深度,测量数据表明,其最深处可深达11公里左右,它也因此成为了已知地球上最深的海沟。
在自然灾害中,地震因其突发性和破坏性,常常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严重威胁。随着科技的发展,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应运而生,它能在地震发生初期几秒到几十秒内向用户发出警报,为人们争取到宝贵的避险时间。那么,如何设置手机地震预警功能呢?本文将为您详细解读,带您一步步开
地震发生时,你是不是也慌了神?住在几楼才是最安全的?别瞎猜了,今天小顾就来跟你好好聊聊地震楼层那些事儿,帮你分析不同楼层的利弊,关键时刻做出正确选择,保命要紧!
要是一直往地下挖,会碰到什么?苏联真的付诸实践了!咬牙坚持了整整20年,差不多都钻到地球地壳三分之一的深度了,可最后却突然停工。他们挖的那个洞,深度远超海洋最深处,高度赛过珠穆朗玛峰。
地震的本质是地球内部能量通过岩层快速破裂或错动释放的过程,其成因多样,并非仅限于塌陷或火山活动的"应激现象"。
在深夜的宁静中,一场惊人的地壳舞蹈正在南太平洋悄然上演。就在北京时间2025年3月30日晚上8点18分,汤加群岛海域突发的7.3级强烈地震震撼了全球的目光。此等强烈的震感仿佛是对我们地球的一份深情宣告:生命之力在这里重新铸造它的奥秘和激情。
这次地震表现出明显的远场大震“鞭梢效应”。鞭梢效应是一个力学常见现象,尤其在高耸建筑结构或细长杆件中更为明显。在结构受到外力作用时,由于结构自身的动力特性,导致结构顶部或末端产生较大的位移或振动,这种放大效应即为“鞭梢效应”。鞭梢效应对于结构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
近期,全球地震活动频发,引发了广泛关注。3月28日,缅甸发生了一场震撼人心的7.9级大地震,这场今年以来全球最大的地震,截至当地时间30日中午,已造成缅甸全国范围内1700人死亡、3400人受伤,并有约300人失踪。地震的余波不仅重创了缅甸曼德勒地区,还波及到
3 月 28 日,缅甸发生 7.9 级地震,截至当地时间 30 日中午,地震已造成缅甸全国 1700 人死亡、3400 人受伤,约 300 人失踪。
当缅甸故宫最后一块金砖坠入尘土之时,北京国贸三期80层的会议厅里,四十多位跨国公司CEO的咖啡杯,正泛起同心圆般的波纹。相隔294公里的两个震中,在这个星期五,竟然搅动了世界的天平。
其平均厚度约为 17 公里,不过在不同区域存在显著差异。大陆地壳相对较厚,可达 30 - 70 公里,而海洋地壳则较为单薄,一般仅有 5 - 10 公里。地壳主要由岩石构成,这些岩石种类繁多,记录着地球漫长的演化历史。
关于地震这个自然现象我们都不陌生,可是对于其背后隐藏着地球内部的神秘活动却未必都知晓。其实,地球就像是一个巨大且不断运动着的球体,它的内部有着炽热的岩浆和不断移动的板块。这些板块之间会因为地壳运动而相互挤压、碰撞,当这种力量积累到一定程度后突然释放出来时,形成
先别急着争论哪层更安全,我们得先了解地震是如何作用到楼房上的呢?很多人以为地震就是大地在上下颠簸,其实不完全是!地震主要是通过地震波在地壳中传播,包括纵波和横波,还有表面波。当这些波到达建筑物地基时,建筑物就会被迫"跟着节奏摇摆"。
出发!今天三月二十八号十四点二十分,缅甸发生了七点九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三十公里,震中位于北纬二十一点八五度,东经九十五点九五度,距离我们国家的边境线最近的地方大约只有两百九十四公里。郑州五公里范围内的平均海拔大约是六十九米,这样的地理条件会加剧地震对周边地区
据中国地震台网测定,2025年3月26日1时21分在河北廊坊市永清县(北纬39.42度,东经116.6度)发生4.2级地震,震源深度20公里。截至3月26日7时,共记录到3次余震,最大余震为2.9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