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优点,18马赫,5000公里范围内全天候打击的能力
东风-26的最大射程超过5000公里,能够覆盖关岛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可以威胁到西太平洋的军事目标。这种射程使其成为中国现役射程最远的陆基弹道导弹之一,具备跨区无依托机动发射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和自然条件下实施打击。
东风-26的最大射程超过5000公里,能够覆盖关岛及其周边地区,甚至可以威胁到西太平洋的军事目标。这种射程使其成为中国现役射程最远的陆基弹道导弹之一,具备跨区无依托机动发射能力,能够在复杂地形和自然条件下实施打击。
美国空军战略轰炸机在印度洋最大基地迭戈加西亚的异常调动,引起了全球对特朗普政府是否下决心对“抵抗之弧”开展大规模军事行动充满忧虑,同时也替频频主动进攻美军的也门胡塞武装捏了把汗。
很多人都想过“如果中美开战会怎样”,不过,美国的智库并不这么乐观。美国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曾警告说,一旦和中国开战,美国现有的导弹储备可能撑不过三周。听起来很震撼,但这也暴露了一个严重问题:美国的导弹储备,特别是远程导弹,根本不足以支撑长时间的大规模
以色列拉斐尔先进防御系统公司与埃尔比特系统公司近日宣布,将为某个欧洲北约国家海军护卫舰提供综合电子对抗解决方案。该集成系统由埃尔比特DESEAVER MK-4诱饵控制发射系统和拉斐尔多型对抗装置组成,具备同时发射多种诱饵弹应对复杂导弹威胁的能力,被定位为第四代
该弹最大的亮点在于采用了红外成像制导,可有效减少敌舰发射烟雾和曳光弹的干扰,具有较强的抗红外干扰能力(IRCCM)和全天候作战能力。
提到台海,很多人可能第一反应就是“中美关系最敏感的地儿”。确实,台湾问题一直是中美博弈的核心点之一,几十年来都没消停过。
当全世界还在嘲笑白宫高官把记者拉进机密群聊的乌龙时,美军已经悄摸在印度洋搞了个大动作——7架B-2隐形轰炸机带着钻地弹,横跨一万多公里蹲到了伊朗眼皮子底下。这玩意儿一架造价24亿美元,扔颗炸弹够一个小国吃半年,现在全堆在迭戈加西亚岛,摆明了告诉伊朗:要么认怂签
3月27日中午,成飞六代机歼-36进行了第五次试飞,这是自17号以来10天内的第三次试飞,并且第四次和第五次试飞是连续进行的。这种高强度试飞表明歼-36的研制进度可能远超预期,"36011"号歼-36可能是技术状态已经冻结的原型机,意味着其服役时基本会保持现有
一枚导弹落下,炸塌的不只是建筑,更是现代战争的规则书。3月26日,《大西洋月刊》曝光的美军机密群聊,像手术刀般剖开了当今世界最残酷的军事逻辑——在也门深夜的居民区里,胡塞武装顶尖导弹专家的行踪被精准锁定,F-18与"死神"无人机的协同猎杀,演绎着21世纪"科技
一段"弹射版轰-6从福建舰腾空而起"的视频在社交平台引发热议。画面中这架挂载198枚航弹、1枚空射弹道导弹的轰炸机,在电磁弹射助推下完成"震撼起飞"。虽然该视频已被证实为特效制作,但它引发的军事遐想却值得深入探讨——现代航母真能搭载战略轰炸机执行任务吗?
胡塞武装用18枚导弹+无人机集群攻击造价130亿美元的航母,单枚导弹成本仅5万美元,而美军拦截弹单价超1200万美元。这种"用买菜钱打航母"的战损比,完美契合网友"无人机群像蜂群"的比喻。首次实战的"巴勒斯坦-2"高超音速导弹(16马赫)突破以色列"箭-3"反
伊朗部署海量导弹,战略部队最高战备:来犯者必击!伊朗大量部署导弹,战略部队备战巅峰:犯者必惩!伊朗部署众多导弹,战略部队进入最强战备:来者不善就开火!伊朗部署大批导弹,战略部队达最高战备:谁捣乱就揍谁!伊朗部署多量导弹,战略部队进入顶级战备:妄动者必遭打击!
当全球军事观察家还在为中国霹雳-17导弹400公里射程惊叹时,一则来自乌克兰战场的消息瞬间引爆舆论——俄罗斯自媒体宣称苏-57战机用R-37M导弹创造了400公里外击落苏-24的"世界纪录"。这个数字不仅超过霹雳-15公开数据,更直逼美国正在研制的AIM-26
以色列空军用四枚导弹将藏身于帐篷的卡努炸成碎片,而就在同一夜,前发言人巴达维尔在医院睡觉,竟成了以色列无人机从通风管道钻入的绝杀时刻。
近日,中国军网公布的一组南海舰队航空兵某部JH-7A“大象漫步”的图片引发了广泛关注,其中首次公开展示的YJ-83KH反舰/陆攻弹成为焦点,这款导弹的亮相,预示着我国南海作战力量的进一步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轰-6N通过机腹凹槽式挂架设计,实现了对CH-AS-X-13空射高超音速导弹和鹰击-21反舰导弹的专属适配。这两型武器具备10马赫级末端突防速度,配合600公斤级复合战斗部,可在1500公里外精确打击关岛基地的关键设施。
引言:2025年3月21日,土耳其国防工业迎来里程碑时刻——SOM-J空射巡航导弹成功完成首次实战化测试。这款由F-16 Block 40战机发射的隐形导弹,以惰性弹头精准命中海上移动目标,其展现的"发射即隐身"特性和末段智能修正能力,标志着土耳其成为全球少数
当地时间26日,美国《大西洋月刊》总编辑杰弗里·戈德堡公开了打击胡塞武装作战计划群聊的全文。而结合这些内容与各方信源,可解读出不少有价值的美军作战细节。
2021年,美国国防部发布过一份《中国军力报告》,里头提到中国核弹头数量当时大概在200到300枚之间,但未来会快速增长。
不久前美国导弹防御局与海军高调宣布,首次成功拦截了装载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中程弹道导弹靶弹,并暗示这是针对中国东风26反舰弹道导弹的实战突破,然而还不到一天的时间,这场胜利便被揭穿为一场精心设计的数字魔术,那么美军这场虚拟拦截闹剧背后,都隐藏着哪些战略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