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米企“线上”突围,90后“掌门人”直播带货闯出新天地
4月1日,在汨罗市神鼎山镇,永晟米业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碾米机高速运转,白花花的米粒如瀑布般倾泻而出。90 后永晟米业总经理舒适,正向直播间网友展示自家的新鲜、无抛光的农家大米。
4月1日,在汨罗市神鼎山镇,永晟米业加工车间内机器轰鸣,碾米机高速运转,白花花的米粒如瀑布般倾泻而出。90 后永晟米业总经理舒适,正向直播间网友展示自家的新鲜、无抛光的农家大米。
(文章采用第一人称叙述,情节虚构处理,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已开通全网维权,谢绝抄袭和搬运。)
4月1日,走进汨罗永晟米业加工车间,碾米机的隆隆运转声与企业负责人的讲解相互呼应,一幅充满活力的生产、销售新图景展现在笔者眼前。
"谢谢你们,我心里这块石头终于落地了……"雷大爷激动地说。近日,汨罗法院长乐法庭成功调解一起七旬老人劳务纠纷案。承办法官通过"背靠背""面对面"等多种调解方式,帮助原被告厘清多年账目,被告当庭付清欠款,实现案结事了。
汨罗市科龙水稻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向铁青穿梭在育秧大棚内,仔细检查秧苗的长势。向铁青介绍,今年合作社计划育秧12000亩,实际育秧15000亩。其中,8000亩供合作社自身使用,代育代插、代育代抛的面积接近7000亩。
粮食增产,科技先行。汨罗市积极推广机械化育秧与智能化管理模式,全力按下春耕生产“快进键”,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的科技力量。
“小晨,看这里!”汨罗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的治疗室里,治疗师轻轻拍了拍手,4岁的小晨(化名)伸出小手,努力去抓眼前的彩色积木,动作虽然有些迟缓,但每一步都充满认真。
为增强中学生和幼儿的交通安全意识,3月25-26日,汨罗市交警大队长乐、白水中队民警分别走进乡镇中学和幼儿园,开展交通安全宣传活动。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7日讯(通讯员 谢江)3月21日,安徽省池州市青阳屈原纪念馆正式开馆,中国屈原学会与湖北秭归、湖南汨罗、河北唐山、北京、天津等地屈学领域专家学者齐聚长江之畔,共启屈原文化南北对话新篇章。
湖南日报·新湖南客户端3月26日讯(通讯员 夏凡)日前,全国自然资源节约集约示范县(市)第二批创新典型案例出炉,汨罗“小田改大田”经验做法《小田变大田、低产变丰产,破解耕地保护难题》入选,是全省两个入选案例之一。
春有约,花不误。春耕时节,在汨罗市大荆镇桂花村的百亩双季稻种植区,连片金黄的油菜花和淡雅的紫云英高矮错落,相互间杂,煞是好看。
3月19日上午9时33分,随着汽笛长鸣,汨罗首趟“我的韶山行”红色研学专列从长沙车务段汨罗站启程,随后10时41分第二辆列车准时发车。1700余名来自汨罗市第一中学、博雅中学的师生将在伟人故里韶山开展为期两天的研学之旅。这趟由广铁集团精心打造的移动思政课堂,以
一名孕39周的经产妇突发羊水栓塞,病情危急。医护团队在岳阳市中心医院医师团队及汨罗市人民医院医师团队指导下,最终成功挽救了产妇生命,并确保新生儿平安降生。目前,母子已安全转运至岳阳市中心医院进一步观察,状态平稳。
3月19日,汨罗屈子文化园迎来2025年首批研学团队——临湘市第一小学四至六年级共1000余名学生。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湖南省“十佳”研学路线之一,园区以“祭屈大典”“楚辞吟诵”“屈原动画”等传统非遗项目为核心,为学生们打造了一场穿越千年的文化盛宴,生动
3月18日,春耕时节,阳光明媚。国家西甜瓜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湖南农业大学教授戴思慧来到汨罗市大荆镇,为农户种植“金樱子”新品种西瓜传经授宝。
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岳阳市深入推进青年理论学习“先锋行动”,成百上千名青年以各种形式加入“对象化、分众化、互动化”群众性理论宣讲大军,发挥着生力军的作用。《与理有岳·新思想青年说》微视频栏目是一个青年为主体,面向青年的理论学习传播品牌,以
近期,随着气温变化,诺如病毒感染进入高发期。医院接诊的诺如病毒感染病例明显增加,聚集性感染现象突出,常常出现“一人中招,多人感染”的情况。
汨罗新市镇人李玉葵今年44岁,在同龄人的休憩时间里都是喝茶刷手机时,她忙着山上山下几地打转。一个县城中年女性,不是打工,不为生存,究竟还在折腾些啥?
汨罗融媒体(通讯员 龙丹)春风催新绿,植树正当时。 3月12日是全国第47个植树节,当天,桃林寺镇组织全体机关党员干部走进桃林小学,开展“共建绿色校园 播种生态未来”主题党日活动,为乡村振兴注入绿色发展动能。
近日,2025年“领航的旋律”走进汨罗暨第三届“汨罗好人”现场交流活动举行,以文明实践汇聚新时代前行力量,用思想领航奏响新征程和美乐章。汨罗市领导林恒求、叶罡、王敏求、仇正勇、艾志军等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