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解读:理想最高配为何命名为“Home”,行业标准大不同
李想强调,理想汽车秉持着与众不同的标准。自公司成立以来,理想的使命始终是创造一个移动的、充满幸福的家。而此次推出的MEGA Home版车型,正是迄今为止最接近这一使命的作品。
李想强调,理想汽车秉持着与众不同的标准。自公司成立以来,理想的使命始终是创造一个移动的、充满幸福的家。而此次推出的MEGA Home版车型,正是迄今为止最接近这一使命的作品。
在今晚理想汽车的直播当中,李想针对“2万块预算都要自己审批”这一传言进行了回应。
在今晚的直播当中,李想本人亲自解答了“为何别人家的顶配叫Ultra,李想的叫Home”。
理想在 5 月的理想 AI Talk 第二季预热了 VLA(Vision-Language-Action Model,视觉语言行动大模型)司机大模型,紧接着第二天又召开发布会,L6、L7、L8 和 L9 智能焕新版正式发布,并官宣 AD Max(高级辅助驾驶)
据央视新闻发布,该直播创意先导片上线。剧情演绎一位理想车主半路遇到朱广权和岳云鹏借车,要去进行一场“神秘考核”,后续如何?
就在上个月,我曾经以为在华为、小米以及各“9”字辈围攻之下,理想汽车将陷入贴身肉搏的纠缠中,风光不再。在看到理想汽车五月第一周销量时,我承认自己武断了,低估了理想汽车的实力。
5月8日,有媒体曝光了,一组理想i8的内饰谍照。新车是理想汽车面向高端市场推出的重磅新品,定位为六座纯电中大型SUV,延续了家族式的设计风格,将于今年7月份正式上市。
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比去年多了20万,而理想规划的新车型仅有理想i8和理想i6两款,且都在下半年发布,其他均为改款焕新。销量的重担,依然落在L系列上。然而,L系列的销量疲势已经出现,近4个月都未能突破月销4万辆的瓶颈,不及去年下半年的表现。
据新浪科技与理想汽车内部进行了的沟通反馈,理想表示这一说法并不准确。理想汽车澄清称李想的实际年薪仅为266万元,其余6.36亿元为期权激励的会计处理费用。这一事件不仅折射出美股会计准则与公众认知的鸿沟,更揭示了造车新势力在资本与人才激励上的深层逻辑。
理想今年的销量目标是70万辆,比去年多了20万,而理想规划的新车型仅有理想i8和理想i6两款,且都在下半年发布,其他均为改款焕新。销量的重担,依然落在L系列上。然而,L系列的销量疲势已经出现,近4个月都未能突破月销4万辆的瓶颈,不及去年下半年的表现。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的 "天价年薪" 冲上热搜,资本市场的魔幻现实再次刷新认知:财报里 6.39 亿元的数字,实际是会计规则下的期权激励费用,而李想若想兑现这些期权,还得自掏腰包 2.3 亿元 —— 这相当于普通白领不吃不喝工作 300 年的收入总和。这场薪酬争
在“智能焕新”后,L系列的AD Pro车型智驾芯片从地平线J5升级到了地平线J6M,并加上了禾赛的ATL激光雷达。
“我们前面没有任何人走过这条路。DeepSeek没走过这条路,OpenAI也没有走过这条路,谷歌、Waymo也没有走过这条路。我们其实走的是一个无人区。”5月7日,在理想汽车AI Talk第二季活动中,理想汽车董事长兼CEO李想表示,理想正在开辟一条属于自己的
时隔130多天,当李想第二次以AI Talk的形式出现在舆论的视野中,与上一次「沉默归来」的印象不同,李想更清楚,大家都在期待自己要如何围绕AI进行商业剖析。总之让人想不到的是,不走寻常路的他,却参照乔帮主的风格给所有人上了场生动的「粗暴管理课」。
此时理想L系列的处境,恰如去年的特斯拉Model Y,被对标、遭围剿。众多竞品无疑冲击到了理想销量,2025年1月至4月,理想汽车共卖出12.68万辆新车,虽然同比增长19.41%,但依照这个态势,很难达到此前定下的70万辆年销目标。
"理想汽车创始人李想年薪 6.39 亿" 的消息在 5 月 6 日引爆全网,这个数字相当于普通白领工作 3000 年的收入。然而仅仅 24 小时后,剧情却迎来惊天反转 —— 理想汽车官方紧急辟谣,揭露了一个让吃瓜群众惊掉下巴的真相。
近日,有媒体梳理国内部分车企2024年年报,总结了车企高管的薪酬水平。其中,理想汽车董事长、CEO李想的“年薪”为6.39亿元,远超理想汽车执行董事兼总裁马东辉与首席财务官李铁等其他高管。该数据一出,随即引发行业热议,相关话题冲上微博热搜。
去年年底,李想高调宣布将要All in AI,然而当时的AI战略听起来更像一场宏大叙事的开场白——Mind GPT的对话能力、L3自动驾驶的路线图、以及“硅基家人”的终极构想。至于具体的技术路径,仍隐于迷雾当中。
除 L7/8 智能焕新版 Max 版会搭载 52.3kWh 的大电池,向 Ultra 版本看齐外,今晚上市的 2025 款 L7/8/9 在三电领域几乎没有更新,而是集中在智能化上。
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缺陷产品管理中心数据,4月共发布乘用车召回公告9则,涉及召回乘用车总量共计6,655辆,环比减少了99.24%。4月召回涉及德系、韩系、英系等3个车系,其中德系品牌召回总量最多,宝马、奔驰共计召回3,958辆,占当月召回总量的59.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