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与蚊子缠斗的一个月
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消杀和密集宣传之后,长居广东的居民们已经可以熟练地描述“基孔肯雅热”这个拗口的传染病了——这种病主要通过雌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被叮咬后,有一到两天的潜伏期,之后发作时,会有高烧、关节疼痛等症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大家甚至连这个名字都念不
在经历了大半个月的消杀和密集宣传之后,长居广东的居民们已经可以熟练地描述“基孔肯雅热”这个拗口的传染病了——这种病主要通过雌性白纹伊蚊和埃及伊蚊传播,被叮咬后,有一到两天的潜伏期,之后发作时,会有高烧、关节疼痛等症状。而就在一个多月前,大家甚至连这个名字都念不
8月5日,深圳市疾控中心发布了7月下半月(16日-31日)的全市伊蚊密度监测结果,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增大。
据广东省疾控局通报,2025年7月27日0时至8月2日24时,全省新增报告2892例基孔肯雅热本地病例,未报告重症和死亡病例。病例分布在佛山2770例,广州65例,东莞、中山各11例,深圳、江门、肇庆各6例,梅州5例,珠海、惠州各4例,潮州2例,阳江、云浮各1
广东省疾控中心传染病预防控制所所长、传染病防控首席专家康敏指出,基孔肯雅热是经伊蚊(花斑蚊)叮咬传播的,伊蚊是生活在清水中的,翻盆倒罐和清积水是可以控制疫情的。因此预防关键是清积水、灭成蚊、防叮咬。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疫情传播。
最近广州降雨频繁雨水多了,天变热了家里的蚊子也开始“猖狂”起来了要警惕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就是由伊蚊叮咬传播的伊蚊依靠积水繁殖后代没有积水就没有蚊虫孳生没有蚊虫就没有基孔肯雅热和登革热的传播△ 虫卵在积水中繁殖家里家外这些积水点大家
研究显示,低温能有效降低蚊虫活跃度,有关专家建议将室内空调温度调至23℃以下,可防叮咬。
在江苏省丹阳市公安局有位“多面手”警花办公室里她是击键如飞的“隐形战士”短视频中她是演技炸裂的“反诈主播”寒冬冰水里她又是劈波斩浪的“闪电少女”她就是丹阳市公安局司徒派出所“00后”女警王易派出所里的“隐形战士”走进司徒派出所循着清脆的键盘声就能找到王易她端坐
近日,东西湖区发布首条儿童友好家风研学路线,该路线充分体现 “亲近自然 + 文化熏陶” 特点。这个端午和 “六一” 假期,不妨跟随路线,带娃开启寓教于乐的研学之旅。
说到寄生虫,可能很多人都知道,在没煮熟的动物肉,以及鱼、虾、蟹、螺等水产品中,很容易出现。可大家不知道的是,在一些蔬菜上,也有寄生虫的存在。尤其是很多人喜欢生吃某些蔬菜,这更加剧了寄生虫感染的可能。
从 2025 年春晚舞台上机器人灵动起舞,到亦庄开发区机器人半程马拉松比赛的震撼场景,数字科学正以惊人的速度融入日常生活,也愈发激起人们对科技魅力的好奇与向往。带着这份期待,我推开了摩境数字艺术空间的大门。
在一些偏远的山区或乡村,人们常常会发现一些荒废的野塘,这些野塘既没有人投放鱼苗,也没有活水流入,但经过一段时间后,却会自然地出现鱼群。而农村人常说:“水停百日自有鱼”,这种现象看似神奇,实则背后有着自然生态的科学解释。以下将从鱼的来源、生存条件以及生态系统的自
《我的城市邻居》以上海演员陈龙的观察视角,跟随自然爱好者和生物多样性领域专家,用影像记录城市公园中翩跹的飞鸟、暗夜里灵动的小动物、砖石缝隙间倔强生长的苔藓,以及落叶深处隐秘的昆虫王国。
5月中上旬,武汉市水域中心在监测到上游大量水生植物顺江而下后,立即部署,提前进入水生植物爆发期清捞“战备工作”,利用“围油栏库区”,从5月17日起开始在小河口处打捞水生植物并转运上岸。仅仅两日便清捞“水葫芦”240余吨。
每到四五月份,不少地方都会爆出来“福寿螺卵泛滥”的新闻。不管是城市的水道,乡间的农田,都可以发现一串串类似“粉色桑葚”的不明物体,这些让人瞬间密恐的物体,正是由福寿螺的卵聚集而成。福寿螺的卵很好分辨,卵块呈大小不一的椭圆形,卵粒排列整齐。小卵块仅数十粒,大的卵
“谷雨有雨好种棉,芒种有雨救麦田”,这句农谚大家应该能看懂吧。其实,说的是两个节气,是谷雨和芒种,并且说到了这两个节气出现下雨天气是多么重要的。
首先,生活在稻田里的鱼不用为了吃的而发愁。稻田里不仅有浮萍、水草等水生植物,还有许许多多的浮游生物,以及一些会对水稻造成危害的虫子。对于鱼来说,这些都是天然的食物,以它们为食,就可以少吃或者不吃人工饲料。而对于水稻来说,鱼就像敬业的保镖,可以帮忙对付害虫和抢夺
登革热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蚊虫叮咬,当蚊子叮咬感染者后,病毒在蚊子体内繁殖,再通过叮咬传播给其他人。但登革热不会在人与人之间直接传播。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莫过于为理想而奋斗。”这是苏格拉底的一句名言,每每想起这句话,我就不禁感慨万千。作为一个60岁出头的社会文化研究者,我常常觉得自己就是那个为理想奋斗的人。不过,今天我要聊的话题有点特别,它关乎一个曾经家喻户晓的名字——大寨。
登革热是由登革病毒引起,经蚊媒传播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具有传播迅猛、发病率高等特点。当前雨水逐渐增多,天气回暖,蚊虫进入繁殖期,及早灭蚊防蚊,降低登革热传播风险。为此,我们特向全区各级单位、居民朋友们发出“预防登革热,全民齐动手,共建健康环境”为主题的爱国卫生运
俗话说,“春季灭蚊早,夏季少被咬”,现在市民应该怎么做来预防蚊虫繁殖和叮咬?高明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清积水、常打扫是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