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笑声中学知识 争当“爱鸟小卫士”
“乌鸫鸟是在西安常见的一种鸟类,它能模仿70多种鸟类叫声,是著名的‘歌唱家’。”“走进树林,寻着‘哒哒’的声音,就能找到大斑啄木鸟。”“戴胜跟啄木鸟很像,但在育雏季节不清理巢穴粪便,并会分泌臭气抵御天敌,又被叫做‘臭咕咕’。”……
“乌鸫鸟是在西安常见的一种鸟类,它能模仿70多种鸟类叫声,是著名的‘歌唱家’。”“走进树林,寻着‘哒哒’的声音,就能找到大斑啄木鸟。”“戴胜跟啄木鸟很像,但在育雏季节不清理巢穴粪便,并会分泌臭气抵御天敌,又被叫做‘臭咕咕’。”……
自西安市开展打击整治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鸟类专项工作以来,公安阎良分局切实担负起公安机关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职责,以“三大警务”为抓手,聚焦野生鸟类保护,深入开展专项宣传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捕猎和贩卖野生鸟类违法犯罪活动,坚决筑牢保护野生动物的安全防线。
版权说明:本公众号仅用于长春市图书馆公益服务推广,无任何商业用途。转载内容版权均属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芒种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九个节气,也是夏季的第三个节气。芒种的名字来源于“有芒之谷可稼种”,意指麦类等有芒作物成熟待收,同时夏播作物(如稻谷、黍稷)进入播种高峰期,是农事活动最繁忙的时节之一。芒种节气的特点是气温显著升高、雨量充沛、空气湿度大。
每年阳历6月5日前后,芒种节气如约而至。今年6月5日17时56分16秒,我们将迎来这一节气。芒种在二十四节气中占据着独特的地位,它是二十四节气中唯一直接指导农事活动的时节。其名称“芒种”本身就蕴含着深刻的农事指导意义。“有芒的麦子快收,有芒的稻子可种”,这句话
观鸟是最早让我开启鸟类世界大门的活动,十年来,虽然我开始逐渐热衷于拍摄,但也从未将观察放下。在观鸟的过程中,我通常会更倾向携带轻量化设备,而奥之心M.ZUIKO DIGITAL ED 100-400mm F5.0-6.3 IS II(以下简称100-400mm
一候螳螂生。芒种初至,阴气始动,去年深秋产卵的螳螂卵鞘(螵蛸)在湿热中孵化。古人视其为“破阴执锐”之象,这既是农时虫害的天然警示,亦暗含“见微知著”的物候智慧。
芒种的起源芒种最早记载于《周礼》“泽草所生,种之芒种”,其设立源于上古先民对自然律动的精准把握。此时南北大地呈现迥异农忙景象:北方麦浪翻滚,镰刀霍霍抢收麦粒,所谓“麦黄农忙,秀女出房”,连闺中女子也需下地劳作;南方水田如镜,农人躬身插秧,“春争日,夏争时”的谚
端午节夏雨绵绵,漫步武汉东湖之畔惬意满满,听湖边池塘雨水的叮咚、赏锦鲤游弋睡莲间、看乌鸫在草地啄蚯蚓、看黑水鸡在浮萍觅食、尝树上成熟落下的红叶李,还有人在树上系上美好愿景的香囊和红网兜端午蛋,让雨中的端午节充满诗情画意。
拿北京来说,二环路的护城河可以看到白鹭,颐和园湖中总有鸳鸯,古建筑之间会有雨燕出没,城区漫步时常碰见乌鸫。
作者爱德华•格雷(1862-1933)从政,是英国外交大臣,也担任过自由党上议院领袖。除了显赫的政治身份外,他兴趣广泛,是出色的垂钓高手和鸟类学家。1927年出版的《鸟的魅力》至今仍是该领域颇受关注的作品。
不少在阳台和户外种西红柿的朋友都遇到一个问题,那就是辛辛苦苦种出的大个头西红柿,被外面飞来的鸟给啄光了。
麻杰夫是我观鸟时使用的自然名,是麻雀加我的英文名Jeff组合而成的,我希望成为像麻雀一样低调但成功的生物。去年我刚从一家互联网公司离职了,然后失业至今,暂时先成为了一个令家人十分担忧的自由的观鸟人。
例如这位朋友,听到了一只鸟一直在喊“我是shabi”。评论区有人觉得,这听起来像“我是女生”、“鸟在哪呢”,还有人说像“你是shabi”。
上海尹女士称,发现窗外有一只鸟从三月底到现在一直往自家窗户空投粪便,窗上都是粪便,而自家猫猫一直和小鸟对视,似是结了仇,尹女士说贴上了老鹰照片还是赶不走小鸟,小鸟还是一如既往地空投粪便。
东方网通讯员李子莹、席宁4月27日报道:春日申城,草木蔓发,一场唤醒自然之美的知识盛宴日前圆满收官。由上海市林业总站指导、浦东新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浦东新区科学技术普及志愿者协会承办的自然导赏员培训营理论课程,在9位生态领域专家的倾囊相授中落下帷幕,近百位学员
四月的春风里,西北湖畔的德芭与彩虹书店飘起阵阵书香,一群戴着红领巾的小学生正举着望远镜,兴奋地观察着枝头跳跃的鸟儿。这场以“在广场读一本‘自然的书’”为主题的文明实践活动,让2025年的世界读书日有了更生动的打开方式。
鸟类是语言速成大师,善于从单一事件中学习新的经验,尤其是在危险的情况下。毕竟它们承受不了失败的后果。就像行为生态学家冷冰冰地指出的那样:“没能避开捕食者是一种不可饶恕的失败,很少有状况能与之相提并论。一旦个体被杀死,就意味着种群对未来的适合度将大大降低。”
近日,演员李现因热爱观察和拍摄鸟类,收获了来自生态环境部的认可。
近日,生态环境部官方发文称,喜欢摄影的演员李现,果然不负“花鸟使”之名,以一己之力带火了“打鸟”相关的多个话题。据了解,所谓“打鸟”,其实是摄影圈的一个常见的行话或戏称,主要指使用长焦镜头远距离拍摄鸟类,拍摄时需精准对焦和耐心等待。据了解,因为拍摄对应的英文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