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早期“造光工厂”被锁定?138亿年宇宙史竟被83个小不点篡改
如今我们看到的浩瀚宇宙,在诞生初期曾被一层“氢气迷雾”笼罩——那是由中性氢气体组成的混沌世界。大约130亿年前,这层迷雾被彻底“点亮”,中性氢被电离成带电粒子,宇宙从此变得“通透”。而完成这一壮举的“主力选手”,最近被韦伯望远镜逮了个正着!
如今我们看到的浩瀚宇宙,在诞生初期曾被一层“氢气迷雾”笼罩——那是由中性氢气体组成的混沌世界。大约130亿年前,这层迷雾被彻底“点亮”,中性氢被电离成带电粒子,宇宙从此变得“通透”。而完成这一壮举的“主力选手”,最近被韦伯望远镜逮了个正着!
这是位于“室女座”方向约4500万光年外的螺旋星系“NGC 4900”。其明亮的中心部分被宽阔且边界模糊的旋臂(螺旋臂)所环绕。在旋涡星系中,中心膨胀部分被称为星系核球,而有旋臂的部分则被称为星系盘。NGC 4900那融合般的旋臂,让人感觉“盘”这一形容再贴切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中心、日本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等基于大样本亚毫米波观测数据的合作研究,首次发现遥远早期宇宙星暴星系中心通过强烈的恒星形成活动直接形成原位核球的确凿证据,开启了对宇宙星系形成过程
在探索宇宙奥秘的征途中,一项由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主导的国际合作项目取得了突破性发现。该项目携手法国替代能源与原子能委员会巴黎-萨克雷大学中心以及日本东京大学科维理宇宙物理学与数学研究所等顶尖机构,共同揭示了遥远宇宙中星系形成的秘密。
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国际团队,首次发现遥远早期宇宙星暴星系中心通过强烈的恒星形成活动直接形成原位核球的确凿证据,开启了对宇宙星系形成过程的全新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