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晓原 | 被中国人误读的李约瑟
题记:关于李约瑟,多年来媒体宣传给公众造成的印象和观念并不正确,至少很不全面。我们希望从李约瑟那里得到的东西,很可能并不是李约瑟打算给我们的。我们甚至有意无意地误读了李约瑟的学术意义。
题记:关于李约瑟,多年来媒体宣传给公众造成的印象和观念并不正确,至少很不全面。我们希望从李约瑟那里得到的东西,很可能并不是李约瑟打算给我们的。我们甚至有意无意地误读了李约瑟的学术意义。
多年以前,我指导的一位博士生告诉我,她的博士论文写作遭遇瓶颈,我问她,知道瓶颈在哪里吗?她说知道,“只要解决了下面这个问题,瓶颈就能够突破”。她的问题是:世界上到底有没有真正客观的气候科学?我告诉她:“至少到目前为止,尚不存在这样的气候科学。”她说那她论文的瓶
·研究中国古代科技,要避免陷入利用定义操控结论的论证方法,而应该超越以往“科学技术”的固有视野,要特别重视这些技术成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以及它们对今天的启发意义
读过金庸《笑傲江湖》的人都知道,《葵花宝典》是江湖中神秘的武学秘籍,练成之后威力极大,所以人人争夺,闹得江湖上腥风血雨。但《葵花宝典》有个致命弱点——“欲练神功,引刀自宫”!小说中所有练此“神功”的人一个个身心变异,全都没有好下场。
关于“影响因子”的江湖故事,我已经讲述到六回之多,随着最近汤森路透决定将SCI和“影响因子”业务转卖的新闻在国内传播开来,这个故事第二回中揭示的“影响因子”的纯粹私人商业性质,进一步得到确认,并引起学术界更为广泛的关注。
前两篇文章是“影响因子”学术江湖故事的第四和第五回,讨论了《自然》等杂志的两栖化策略,和两栖化杂志上非学术文本对影响因子的直接贡献,简而言之就是:《自然》这类两栖化杂志上的非学术文本,同样会带来相当显著的SCI引用,因而同样会对影响因子作出直接贡献。在那一回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