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第44届“爱鸟周”宣传活动启动
本次宣传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公众爱鸟护鸟意识,号召大家争做爱鸟护鸟的宣传者、鸟类生存的保护者、生态理念的践行者,用爱心与行动保护生态,呵护生命,共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鸟语花香的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本次宣传活动旨在提高社会公众爱鸟护鸟意识,号召大家争做爱鸟护鸟的宣传者、鸟类生存的保护者、生态理念的践行者,用爱心与行动保护生态,呵护生命,共同为建设天蓝、地绿、水清、鸟语花香的幸福安康贡献力量。
为加强鸟类资源保护,维护生态平衡,4月1日至7日,桃源县林业局联合湖南乌云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湖南桃源沅水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望阳山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等单位,在桃源县文化体育广场开展主题名为“清除鸟网,密织法网,让鸟儿自由飞翔”的爱鸟周宣传活动,吸引众
伴随着春天的脚步,素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也结束了在南方的越冬期,于近日陆续返回栖息地。今年以来,吉林省公安厅森林公安局抚松森林公安分局立足林区实际,着力打造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中华秋沙鸭宜居生态环境,通过构建“联防、联控、联保”工作
日前,在联合国世界气象组织(WMO)主办的2025年度日历摄影大赛中,一幅拍摄于百色的照片《Electric Roasted Sea Bass》在全球数万幅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被WMO2025年气象日历收录,成为本年度中国唯一入选的摄影作品。
近一周来,浙 江气温在攀升路上一路“小跑”,进入春暖花开时节。据浙 江省气象台消息,预计26日该省会迎来本轮升温过程的顶峰,最高气温可达34℃及以上,有望打破历史3月最高气温纪录。但接下来,该省又将紧接着出现明显降温,降温幅度可达10—12℃。
据了解,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MAB)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于1973年加入该计划,并于1993年成立中国生物圈保护区网络,旨在推动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系统研究和可持续发展,加入该网络不仅是对河南丹江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
本次调查范围包括澧水石门段、蒙泉水库、仙阳湖、渫水、江坪河、南坪河、沱水等地。调查期间共观察记录到中华秋沙鸭102只,其中壶瓶山自然保护区发现的数量最多,达到57只。监测结果显示,2008年石门首次渫水记录到零星几只中华秋沙鸭,2019年后石门县境内中华秋沙鸭
近日,湖南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组织了3个调查小组,在石门县境内同步开展了中华秋沙鸭越冬种群专项调查。
9日,壶瓶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发布消息,在石门县越冬的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中华秋沙鸭连续6年稳定在百只以上,这标志着该地已成为中华秋沙鸭全国主要越冬地。
00:56今日说法-2024-327未开始往期视频01:24人与自然-2024-179未开始往期视频01:53晚间新闻未开始往期视频02:23精彩一刻-不如去看一棵树6未开始02:282024秘境之眼-中华秋沙鸭(4K)未开始02:382024秘境之眼-虎影探
“今年冬季,我们在旌湖先后多次观察到中华秋沙鸭,虽然最近几年偶有观察记录,但今年不论观察记录次数,还是数量都超过以往,再次刷新中华秋沙鸭在德阳旌湖的纪录。”德阳市观鸟爱鸟志愿者协会副会长李涛说。
眼下正是候鸟南迁越冬的季节。12月17日,婺源县太白镇玉坦水域,一群中华秋沙鸭在水中悠然游弋。通讯员 王国红摄
中华秋沙鸭为鸭科秋沙鸭属的鸟类,俗名鳞胁秋沙鸭。中华秋沙鸭是第三纪冰川期后残存下来的物种,距今已有一千多万年,是中国特有稀有鸟类,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动物。
近日,湖南桃江县羞女湖国家湿地公园事务中心工作人员在开展鸟类监测时,又惊喜地捕捉到了12只中华秋沙鸭来桃江越冬的画面。据了解,这是它们连续10年在桃江越冬。
据了解,中华秋沙鸭有“水中大熊猫”“鸟类活化石”之称,是国际濒危物种,属于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们对栖息地环境要求极为苛刻,喜欢在水质清澈、巢址丰富、食物充沛且人为活动干扰少的环境栖息繁殖,被视为检验水质的敏感指示物种。
免责声明:华声在线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文章仅是作者个人观点,不应作为投资依据。读者应详细了解所有相关投资风险,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部分文章是网络作者投稿发布,版权归投稿作者所有。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