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每日电讯聚焦东营:在黄河与海洋碰撞处聆听和谐共生交响曲
在渤海湾的北端,黄河裹挟着泥沙奔涌入海,年复一年地书写着沧海桑田的故事。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的湿地之一,也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在这里,黄河与海洋碰撞,从泥沙沉淀到候鸟振翅,从油田的绿色转身到海上光伏的蓝色梦想,奏响了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发展与绿色
在渤海湾的北端,黄河裹挟着泥沙奔涌入海,年复一年地书写着沧海桑田的故事。黄河三角洲是我国最年轻的湿地之一,也是国际候鸟迁徙的重要中转站。 在这里,黄河与海洋碰撞,从泥沙沉淀到候鸟振翅,从油田的绿色转身到海上光伏的蓝色梦想,奏响了人与自然、城市与生态、发展与绿色
在黄河入海口的码头上船,乘船一个小时左右就能到达河海交汇处。浑黄的河水裹挟着泥沙,和蓝色的海水相互冲击,形成一条泾渭分明的分界线,成为山东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志性景观。
该计划始于2022年,由桃花源生态保护基金会和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发起,是腾讯公益慈善基金会资助桃花源基金会蓝色倡议项目中的唯一青少年项目,联合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福建台湾海峡海洋生态系统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依托厦门大学70.8海洋媒体实
近日,在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永丰河南盐地碱蓬及海草床修复项目现场,大型拖拉机在沿海滩涂里来回穿梭,进行浅层旋耕,随后,工作人员动作整齐划一地将盐地碱蓬种子播撒入土。
这些草几乎都是同一种,长得非常高,一根根竖在湿地上,它的叶子细长,叶面光滑,边缘还带着小锯齿,颜色由深绿至黄绿变化。
从卫星俯瞰盐城海滨,亚洲最大的海岸湿地呈扇形匍匐伸展,渐渐没入黄海的滚滚波涛。“守住湿地生态安全边界,为子孙后代留下大美湿地。”多次强调湿地的重要性,对湿地的保护和恢复一直牵挂于心。殷切嘱托,化为盐城推动湿地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力量——守护候鸟迁飞通道,打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