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发现:不易长恶性肿瘤的人,基本都有3个习惯,你有吗
"我一直觉得癌症离我很远,直到去年我43岁的同事突然被确诊为晚期胃癌..."这样的故事在我作为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肿瘤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年轻人群蔓延。
"我一直觉得癌症离我很远,直到去年我43岁的同事突然被确诊为晚期胃癌..."这样的故事在我作为三甲医院肿瘤科医生的日常工作中并不少见。肿瘤并非只是老年人的"专利",其实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向年轻人群蔓延。
受体酪氨酸激酶(RTKs)作为Ⅰ型跨膜糖蛋白家族,在细胞生长、分化和迁移等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调控作用。其中,Eph受体家族(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型人肝癌细胞受体)是目前已知最大的RTKs家族,其成员结构高度保守且数量众多。EphA3(曾用名HEK)作为该家族重要
Eph受体作为受体酪氨酸激酶(RTK)家族的重要成员,自1987年EphA1在肝癌细胞中被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鉴定出14种Eph受体和8种相应配体(ephrins)。根据胞外结构特征,Eph受体可分为A(9种)和B(5种)两大类,它们通过特异性结合相应配体参与
近日,位于南京江北新区的世和基金发布了一组肿瘤早筛研究数据,引发行业关注。据悉,这组被命名为“金陵队列”、收录了1.5万例多癌早筛数据,是中国首个由民营企业发起的、融合无创液体活检肿瘤早筛技术研发与大规模自然人群队列验证的创新型研究。凭借对早期癌症卓越的检测灵
没错,肺作为呼吸器官,它的患癌原因人们往往会在吸入的气体上找问题,但是近日《自然·代谢》(Nature Metabolism )期刊发表的一项新研究颠覆性发现:糖原能驱动肺腺癌(最常见的肺癌类型)的肿瘤发生和进展[1]。
大小新闻客户端4月21日讯(YMG全媒体记者 杨春娜 通讯员 程磊 摄影报道)随着第 31 个 “肿瘤宣传周” 拉开帷幕,一场以 “科学防癌,健康生活” 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在烟台滨海广场火热展开。烟台市城市管理局数字化中心积极响应号召,携手市疾控中心,利用滨海广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64-025-01937-5肠隐窝中存在特定的微生物群,但这些细菌是否以及如何调节肠道干细胞(ISC)或影响结直肠癌(CRC)的发生发展尚不清楚。我们通过在类器官中筛选肠隐窝常驻细菌,发现
微生物 microbiology 肠道 干细胞 肿瘤发生 2025-03-28 17:38 14
与人类一样,小鼠也会争夺领地和配偶;胜利越多,它们对自己的打斗技能就越有信心。起初,一种名为多巴胺的大脑化学物质对年轻的雄性小鼠掌握这种行为至关重要。然而,一项新的研究表明,随着打斗经验的积累,这种化学物质在促进攻击性方面的作用逐渐减弱。
在日常生活中,当身边有人被诊断出患有肿瘤时,很多人心中都会涌起一个疑问:肿瘤会传染吗?这个问题不仅关系到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状态,也影响着周围人对患者的态度和日常相处方式。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了解肿瘤的本质和形成机制。
2019年1月,上海市第十人民医院、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联合在Carcinogenesis(IF3.3/3区)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6年后,因图片与早期论文图片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2015年3月,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大连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联合在Oncotarget上在线发表了一篇论文。在发表10年后,因图片组内重复在pubpeer上被读者质疑。
今天推荐的是由梅州嘉应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细胞与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在2023年4月6日发表于Cell Death and Disease(2021IF:9.6963,JCRQ1)的一篇文章,通讯作者是Xuekui Liu教授,研究表明依赖于USP7和PRMT5的G3
12月4日,河南大学研究团队在期刊《Cell Reports Medicine》上发表了研究论文,题为“CD97 maintains tumorigenicity of glioblastoma stem cells via mTORC2 signal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