勐腊县勐满镇:文明硕果满枝头 幸福满溢边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29 22:19 3

摘要:勐满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统筹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完整、准确、全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紧盯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关键环节,一体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

在彩云之南的勐腊县西南部

有一颗镶嵌在中老边境的绿宝石——勐满

这里是生态宜居的乐土

更是文明与发展交相辉映的典范

1

信仰坚定: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勐满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统筹抓好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完整、准确、全面把握精神文明建设的新要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紧盯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关键环节,一体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通过领导干部讲、党员带头讲、红色喇叭讲等多种形式,将理论知识传递到田间地头、百姓家中,让党的创新理论在勐满大地落地生根,融入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行为准则,成为推动勐满发展的内生动力。

2

文化铸魂:培育文明乡风

勐满镇坚持文化育人,积极探索“党建+文化铸魂”文明实践模式,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阵地,把乡风文明建设与党建有机融合,让农村党员成为乡风文明建设的引领者、示范者。从全国文明村曼飞拢的“村规民约红黑榜”到全镇30个村小组的“一事一议”制度,勐满镇构建起“党组织引领、自治组织协同、村民全员参与”的治理体系。2023年,全镇完成13公里国防路、6公里边境便道建设,改造5000亩灌区水利,22个村小组实现电网升级,“兴边富民”工程让边境村寨路通、水畅、灯亮,更让文明新风吹进家家户户。

每周六傍晚,曼飞拢村的文化广场热闹非凡,傣族章哈弹唱、哈尼族竹筒舞、中老边民“国际老庚”篮球赛等节目和活动在这里激情上演。这座“全国文明村”的文化礼堂里,陈列着32项非遗展品,傣锦、慢轮制陶等技艺在这里传承。2023年,全镇组建12支民族文艺志愿队,举办“中老文化睦邻节”等活动20场次,让“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成为边境常态。迄今为止,勐满镇共建成7个村级文化服务中心、11个体育活动场,“农家书屋+电商服务站”让文明传承与时代创新交相辉映。在曼烈村史馆,泛黄的边贸票据与现代电商屏幕对话,诉说着从“马帮驿站”到“开放前沿”的蝶变。2024年,勐满镇启动“中老民族风情体验区”建设,计划打造民宿集群、非遗工坊、跨境研学基地,让边境文化成为吸引世界的“勐满名片”。

3

生态宜居:践行绿色发展理念

勐满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志愿服务。在曼烈村小组,充分发挥组织引领作用,依托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项目,引导群众拆除围墙、畜禽圈舍等,在房前屋后种上水果蔬菜、花卉树木,打造“小菜园、小花园、小果园”,发展庭院经济。

全镇统筹4000万元乡村振兴资金,打造“一村一景、一村一韵”。曼飞拢的党建文化长廊诉说着红色故事,邦善村的百年古榕树下成为了村民议事厅。2024年,勐满镇新增4个州级绿美村庄,南满河波光粼粼,大包包山云海翻涌,1678米的海拔高差造就“一山有四季”的生态奇观。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勐满镇划定8365公顷自然保护区,守护着篦齿苏铁、亚洲象等珍稀物种。2023年,全镇推广橡胶林生态种植4万亩,建设2000亩冬季蔬菜基地,发展“胶林+林下经济”模式,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边境群众的“金山银山”。

4

人民满意:共享发展成果

勐满镇坚持把群众“关心的事”作为镇党委、政府“要干的事”。在产业发展上,勐满村发挥气候地域优势,巩固传统产业,种植无筋豆、辣椒等,播种面积8886亩,年产值约621万元;林地种植橡胶,2023年开割39005亩,干胶产量4377吨,年产值达3939.3万元;500亩冬季蔬菜基地对接东南亚市场,亩均收益2万元;曼飞拢36亩沃柑园、大广村800亩集体橡胶林,让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33.32万元。2023年,全镇GDP突破4.78亿元,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万元,较2020年增长90.9%。2024年1月,勐满口岸正式对外开放,这座距老挝勐新县城24公里的陆路口岸,迎来发展新机遇。曼烈村的“中老国际老庚大赶摆”每月两次开市,傣味烤鸡、老挝烤肉香飘边境,400余个摊位年创收760万元。“现在每月赶摆,我家傣味烧烤能挣3000多元。”村民的账本,折射出边民互市的红火。依托口岸,全镇成立“边民互市合作社”,600名边民参与贸易,年增收2.4万元,边境小额贸易额突破5000万元。

勐腊县勐满镇,一份初心,凝聚着文明建设动力,这座充满活力与希望的边境小镇,正沿着信仰坚定、文化铸魂、生态宜居、人民满意的道路大步前行。

来源:云贵高原生活指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