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辟教育对外开放新赛道!全球教师发展学院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在北师大举行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0 00:04 3

摘要:3月27日上午,全球教师发展学院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中央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及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大学等高校相关负责同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

全球教师发展学院

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

在北师大举行

3月27日上午,全球教师发展学院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中央港澳办、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国际发展合作署及教育部有关司局、直属单位负责同志,北京大学等高校相关负责同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科大讯飞公司代表,以及来自全球50多个国家的师生代表等200余人参加活动,共同开启新时代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新篇章。

央视《新闻联播》报道!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在北师大成立

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江峰

杜江峰指出,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举办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是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开辟教育对外开放新赛道的重要举措。要以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为平台,加强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的统筹规划,拓展全球教师教育网络,整合国际教师交流合作资源,推动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有组织、有计划,成规模、成体系,全面、有序、规范开展。要有机整合首批21家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分中心力量,深入研究不同区域、国家教师教育特点,明确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的着力点、落脚点,强化部门、高校、社团等的协同,积极搭建国际合作平台,共享优质教育资源,积极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彰显中国教师担当,贡献中国教师教育方案,提升教师教育国际影响力。

北京师范大学校长于吉红

于吉红指出,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是我国教育智慧与全球教育发展深度对话的新起点,是我国深度参与全球教育治理的新举措。北师大将协同各方力量,以“服务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为目标,紧紧围绕“引进来”“走出去”“参与全球治理”“专项行动”四条主线,推进教师国际交流合作,探索中国方案,助力全球教师发展。于吉红强调,全球教师发展学院要立足战略全局、加强统筹实施;深化国际合作、拓宽教育网络;发挥学科优势、参与全球教育治理。北师大将秉持开放包容、合作共赢的理念,与各合作单位共同构建国际教师交流的桥梁,传播中国教育智慧,为教育强国建设和全球教育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

教育部教师工作司司长俞伟跃表示,举办全球教师发展学院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是深入推动教育对外开放,不断提升我国教育国际影响力、竞争力和话语权的重要举措,对于开辟教育对外开放新赛道具有重要意义。他强调,21家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分中心建设单位,要从战略上深化对这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学校层面要进行专题研究,加快推进中心建设各项工作。教育部也将支持成立由分中心等单位组成的全球教师发展联合会,对学院重大战略、发展规划等提供指导,做好各类项目统筹,更好地调动各方积极性并发挥作用。

古普耐发言

齐迹发言

北京语言大学来自哈萨克斯坦的古普耐和西南大学来自尼日利亚的齐迹作为国外研修学员代表发言。古普耐分享了自己作为翻译参与中哈教育合作项目的亲身经历。她认为本次研修活动为提升教师专业素养、推动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提供了重要平台,同时她对全球教师发展学院表达了美好祝愿,希望其能够成为中哈教师成长交流的人才基地。齐迹分享了他在中国12年的学习和教学经历以及致力于中非教育合作与文化传播的愿景。他坚信教育无国界,教师无边界,希望成为中非教育合作与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北京师范大学教师李娜

北京师范大学援外教师代表李娜深情回顾了17年的国际中文教育历程。她表示,中文教师是传播中国文化的使者,未来需从教授语言文化转向构建教育生态,实现双向成长,呼吁大家应以热爱为基石、以专业为利刃,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教育力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师教育中心主任、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张民选

张民选以《学校教师:世界的新期待》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深入剖析了国际教育的发展趋势和面临的挑战。他结合国际组织重要文献和《全球教师报告》,指出全球师资短缺、教师专业转型等关键问题,并提出了世界对未来教师的新期待,呼吁全球教育工作者关注学习科学成果、更新课程教学观念、应对数字教育转型、培育全球胜任力,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教育研究和知识生产,在数字时代积极应对教育变革,为培养适应智能时代的终身学习者与全球公民而努力,为教育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明

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汪明在闭幕总结中表示,首期国际教师研修活动,是全球教师发展学院新征程的起点,希望以今日活动为契机,秉持“构建人类教育共同体”的理念,培育更多融通中外的“未来教师”,贡献中国教育智慧。

★ ★ ★

央视新闻:教育部在京牵头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

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21家联合单位负责同志和百余名国际研修教师及师范类专业学生参加研修活动。

此次国际教师研修活动的举办,标志着中国教师教育国际化进入新阶段,为全球教师教育的交流与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和机遇。未来,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将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务实的举措,为全球教师教育协同发展贡献中国智慧,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夯实教育根基。

教育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

牵头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以及全国教育大会精神,按照《教育强国建设规划纲要(2024-2035年)》《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弘扬教育家精神加强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总体部署,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增强教育对外开放主动性,发挥教师在国际教育交流合作中的重要作用,强化实质合作,增强我国教师教育的国际影响力和话语权,进一步推动新时代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教育部依托北京师范大学牵头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凝聚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中国教育学会、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北京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语言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中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南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等联合单位力量,共同推动教师教育国际化发展。

北京师范大学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目标,面向国家新时代教师国际交流合作等重大需求,突出学校教师教育办学特色,服务“双一流”建设,成立全球教师发展学院。根据当前教育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命题、新挑战,对标教育强国建设战略目标,统筹做好“引进来”和“走出去”两篇大文章,坚持“高位谋划、创新机制、整合资源、重点突破、分步推进”的原则,以全球教师发展学院为支撑,凝练中国教师教育经验,推动教师教育国际化,积极开辟教师国际交流新赛道,提升教育对外开放整体势能,建设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教育中心。

第一,开展全球教师培养培训,提升教师教育人才竞争力

推动国际教师培养:加强教师教育领域的国际人才培养,推动高校进一步融入国际化元素,构建国际一流的教师教育人才培养体系。

加强国际教师培训:吸引海外教师来华培训,助力世界各国教师专业成长,精心设计项目,实现有针对性的精准国际教师培训。

第二,开拓教师教育海外新格局,强化教师教育社会协同力

开展国内教师赴外交流:选派国内教师赴境外交流学习以及技术支持,促进中外教师队伍交流,提升我国教师队伍的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

推动院校协作交流出海:推动国内外高校结对合作,开展“教师教育+”项目,鼓励高校打造国际品牌,提升中国教师教育的全球声誉和影响力。

加强南南合作教师支援:基于我国丰富的对外教育援助经验,通过建立教师发展联盟等,促进南南国家间教师培养培训交流合作。

第三,创新开辟教师国际交流新赛道,增强教师教育科技支撑力

实施数字赋能海外教师:努力扩展精品数字课程阵列、研制数字化精品教材、建设数字实体融合的全球教师专业发展共同体。

推动国际STEM教师教育:开展STEM教育政策的研究与制定,建立STEM教育合作交流联盟,设立“国际STEM教育”人才培养项目,建立海外STEM教育中心。

第四,积极参与全球教师教育治理,提升教师教育国际影响力

启动建立全球教师标准:落实教育“走出去”与“全球治理观”,参与国际教师标准制定,加强双边合作,提升在全球教师标准制定上的参与度与话语权。

推动国际教师智库建设:建立国际教师智库,整合教师国际交流数据。搭建或贯通教师国际交流数据平台,明确教师对外交流着力点与落脚点。

扩大教师教育国际传播:举办国际性教师教育学术会议、举办教师教学能力国际赛事、创办教师教育国际学术期刊、建立中国教师案例资源库。

经过多方协同努力,逐步形成具有国际视野、开放包容的教师合作交流新生态,建设具备国际视野和全球胜任力的教师教育专业队伍,搭建运行高效、覆盖广泛的国际教师交流合作平台,实施一批高质量的教师国际交流合作项目,研发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教师教育课程和教材,推出一系列国际化教师教育优质数字资源,建立一套完善的教师国际交流合作体系,显著提升中国教师教育国际影响力。

全球教师发展学院将搭建国际教师交流的桥梁,推动全球教师教育创新发展,在国际教师发展进程中彰显中国担当,凝聚中国经验,贡献中国方案,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全球教育的舞台上绽放光彩,成为文明交流互鉴的友好使者,让教育的星火照亮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

-bnuweixin-

排版:岳天舒

责任编辑:姜思宇

来源:北京师范大学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