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禾被迫三次澄清!酱油含镉砷事件是谁的手笔?

360影视 国产动漫 2025-03-30 00:11 2

摘要:2025年3月15日,广东南方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消费者报道》杂志发布了一篇名为《零添加酱油重金属检测报告》的文章。文章指出,在对13款国产“零添加”酱油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12款含有微量镉(含量在0.00572~0.110mg/kg之间),7款含有总砷(含量

文/纸不语

酱油行业经历了一场巨大的震动。

2025年3月15日,广东南方出版传媒集团旗下的《消费者报道》杂志发布了一篇名为《零添加酱油重金属检测报告》的文章。文章指出,在对13款国产“零添加”酱油进行检测后,发现其中12款含有微量镉(含量在0.00572~0.110mg/kg之间),7款含有总砷(含量在0.00606~0.102mg/kg之间)。一时间舆论哗然,酱油事件成为网络焦点。

在这场风波中,来自四川的千禾酱油因含有0.0110mg/kg的镉以及其醒目的“千禾0添加”商标设计,被推上了风口浪尖,而唯一未检出这两种重金属元素的外资品牌味事达似乎成了最大的赢家,不过也在评论区遭人骂。

图源:旗帜财经

2025年3月20日,千禾味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千禾味业”)深夜发表声明称,0系列产品符合生产工艺要求,生产过程未使用食品添加剂。非0系列产品所用食品添加剂符合国家标准。“0”是注册商标,用于标识零添加产品,方便消费者选购,不存在误导消费者行为。

对于被检出的微量镉,千禾味业解释称镉元素普遍“存在于水、土壤、各类农产品中”,酱油产品中检出的微量镉“来源于原料”,并强调所使用的原材料“均符合国家标准要求”。

目前,《零添加酱油重金属检测报告》原文已被删除。

千禾味业三次澄清后股价止跌

镉是一种剧毒物质,长期摄入可能导致慢性肾病、骨质疏松等症状。然而,镉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微量元素,广泛存在于土壤、水和空气中。大豆在生长过程中会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镉,其富集量通常在0.05~0.2mg/kg范围内,因此酱油中含镉是自然现象。

《消费者报道》杂志发布的《零添加酱油重金属检测报告》指出,千禾酱油检测出的镉含量为0.011mg/kg。这仅为国际食品法典委员会(CAC)限值(0.1mg/kg)的1/10。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和联合国粮农组织(FAO)的标准,每周可耐受摄入量为500微克。这意味着,每天需饮用13瓶500ml的千禾酱油,连续一周才可能达到中毒风险。相比之下,抽一包香烟摄入的镉量相当于7.3瓶500ml酱油的镉含量。

图源:北京商报

关于“零添加”的讨论,千禾酱油的“0添加”标签明确表示仅使用食品原料,不添加任何食品添加剂。其商标注册信息与产品标签均符合《预包装食品标签通则》的要求。检测报告也证实,千禾在防腐剂(苯甲酸钠、山梨酸钾)、甜味剂(三氯蔗糖、安赛蜜)等关键指标上确实是0检出。

至于商标,“千禾0添加”商标设计的目的是用于区分公司零添加产品和非零添加产品,凡是使用“千禾0”商标的产品都是零添加产品,这是快消品行业的常规操作。

随着舆情的不断发酵,2025年3月24日,千禾味业发布了“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关于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监督抽检情况”的澄清通告。通告称,眉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已对千禾味业成品库房、商场超市在售的相关产品进行了监督抽检,共计23批次,经检测,结果符合企业标示的酿造酱油国家标准(GB/T 18186)。

图源:眉山市人民政府官网截图

这是继21日官方微博、23日董事长伍超群接受媒体采访后,千禾味业的第三次澄清。千禾味业的股价也在连续五天下跌后得以稳定,此前,其股价五连跌导致市值蒸发13亿,其中一天内市值蒸发5亿。

得益于“零添加”概念的红利,2021年至2023年,千禾味业的营业收入实现逐年递增,分别为19.25亿元、24.36亿元和32.07亿元,同比增长率依次为13.7%、26.55%和31.62%;同期净利润分别为2.21亿元、3.44亿元和5.3亿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58%、55.35%和54.22%。

然而,2023年第四季度,千禾味业的营收和净利润出现下滑,2024年前三季度营业收入为22.88亿元,同比下降1.9%;净利润为3.52亿元,同比下降9.2%。主打产品酱油和食醋收入均出现下滑。

据新京报引述,有业内人士认为,此次舆情压力加上“零添加”竞品增多,将增加千禾味业的经营压力,实现2024年度既定目标几乎不可能。

外资品牌味事达被网友指责操纵舆论

“零添加”竞品的增多,其中就有味事达的身影。

在《零添加酱油重金属检测报告》中,尽管味事达是唯一未检出重金属元素的品牌,但在很多网友看来,这是味事达变相打广告,试图通过舆论操纵股价。甚至有人认为,这是“莲花味精事件”的又一次重演。

社交平台上关于味事达的讨论。图源:社交平台截图

值得注意的是,《消费者报道》杂志在该报告末页中提到,检测机构将镉的“检出阈值”设定为0.005mg/kg。这意味着,味事达酱油可能并非完全不含镉,而是其镉含量低于检测阈值,因此未被检出。而这种技术性差异可能被利用来营造产品更安全的假象。

舆情持续发酵7天后,《消费者报道》杂志却悄然删文,这不得不令人生疑。加之在被检测的十三个品牌中,仅味事达和金龙鱼具有外资背景,其他品牌均为中国本土品牌。而味事达则成为唯一位列前茅,但却被舆论广泛质疑的品牌。

综合羊城晚报和成都晚报报道,1996年,新加坡福达食品集团与广东开平味事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合资成立了开平味事达调味品有限公司。2010年,美国卡夫亨氏集团(The Kraft Heinz Company)收购了新加坡福达食品集团,从而间接控制了味事达品牌。自此,味事达成为卡夫亨氏在华核心业务。

2023年8月1日,卡夫亨氏计划对旗下酱油品牌味事达的多款产品进行升级,进一步拓展产品矩阵,并计划在华推出更多新品,开拓产品线,目标是在2024年实现全线产品零添加防腐剂。

在卡夫亨氏看来,酱油作为高频刚需品类,具有庞大的市场潜力,尽管市场格局分散,但仍有开拓空间。味事达已在粤闽地区有一定知名度,未来需进一步拓展全国市场。

此前,卡夫亨氏已于2020年8月投资约7亿元在阳西建立酱油生产基地,主要生产味极鲜系列。

2023年加码中国市场酱油业务后,中国区首席市场官蔡宏对其业务增长充满信心。财报显示,2022财年卡夫亨氏全球销售额同比增长1.7%,内生性增长9.8%;中国所在国际大区销售额达61.45亿美元,同比增长8%,内生性增长11.6%,其中四季度内生性增长高达14.3%,是中国市场成为其重要增长点的关键因素。

然而,业内人士认为,彼时调味品行业竞争充分,加加食品、千禾味业、海天味业、李锦记等国内调味品企业几乎都已布局零添加产品。此时卡夫亨氏加码酱油业务,能为其带来多少增长,尚难以定论。

面对当前中国调味品行业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卡夫亨氏表示,研发适合中国消费者口味的产品是其未来发展方向之一。在产品方面,卡夫亨氏计划一是对基础产品进行健康化升级,二是不断拓展产品品类,以满足日益变化的消费需求。

据2024年三季报业绩显示,卡夫亨氏三季度净销售额为63.83亿元,同比下降2.8%。其中,新兴市场的销售额从2023年同期的6.92亿美元降至6.75亿美元。

莲花味精和霸王洗发水也遭同类事件

此类事件也曾发生在莲花味精和霸王洗发水身上。

20世纪90年代,作为中国味精行业的领军品牌,莲花味精是市场占有率高达43.4%。公司前身周口地区味精厂成立于1983年,凭借市场机遇实现快速增长,1997年产量达12万吨,产值22.3亿元,成为世界第一,于1998年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2001年成为国内最大的味精生产和出口基地,产品销往70多个国家和地区,对当地经济贡献巨大。

然而,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莲花味精面临“味精致癌”谣言的冲击,加之内部管理问题,业绩急剧下滑。2002年净利润暴跌86.71%,2003年首次亏损1.45亿,市场占有率骤降至4.9%。

通过司法重整,莲花味精2020年解决了20亿元债务,开始扭转颓势。

2022年,酱油添加剂事件爆发,莲花味精因“配料表干净”再次走进公众视野;2023年“79元套餐”事件将泼天流量洒向各大国货品牌,莲花味精进一步“翻红”,更有科普博主“味精不致癌”的辟谣视频引发全网热议,掀起全网为莲花味精“平反”的声浪。

进入2024年,莲花味精市场份额超四分之一,增速13.7%,是TOP5味精品牌中唯一市场份额同比增长的企业。此外,莲花味精200克、400克、100克包揽味精品类前三位置,市场份额分别为8.35%、7.18%、5.4%。

不过,相较于莲花味精的复苏,霸王洗发水在遭受重创后却“难再称霸”。

2010年7月14日,霸王洗发水被香港媒体《壹周刊》曝光含有致癌物质二恶烷,这一消息迅速引发舆论哗然。

图源:启锐传播

随即,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和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迅速抽检,证实霸王洗发水中二恶烷含量安全。与国际标准对比,霸王洗发水的二恶烷含量远低于限定值。

因此报道,霸王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霸王国际”)起诉《壹周刊》诽谤,索赔5.6亿港元。经过六年法律纠纷,香港高等法院判决《壹周刊》败诉,赔偿霸王国际300万港元,并承担大部分诉讼费,为霸王洗发水洗清了致癌指控。

然而,尽管赢得诉讼,但漫长的诉讼过程消耗了大量资源,导致公司亏损高达15亿元。霸王洗发水市场份额也在六年中持续下滑,市场复苏困难,六年累计亏损近17亿元。

中国日化美妆行业资深专家冯建军指出,即使赔偿金额高达3亿,对于目前的霸王来说也意义有限,更重要的是通过全面变革重建消费者信任,适应市场变化。

[引用]

①加大味事达品牌投入,卡夫亨氏加码中国市场.北京商报.2024-11-13.

②押注在华酱油业务,卡夫亨氏加入零添加酱油混战.北京商报.2023-08-01.

③酱油含砷镉,是国产酱油的集体溃败?还是外资品牌的蓄意阳谋?.旗帜财经.2025-03-26.

④业绩失速、市场红利消退,千禾味业的“零添加”生意还能走多远?.新京报.2024-11-14.

⑤经典危机公关案例解读——霸王洗发水.启锐传播.2023-08-22.

⑥“千禾0”≠“零添加”?酱油检出镉,千禾味业深夜回应.新京报官微.2025-03-22.

⑦“零添加”酱油检出致癌物的风波算过去了,千禾营收与净利都还没止跌.钛媒体APP.2025-03-28.

⑧品牌观察:“穷得只剩一栋办公楼”?这才是真实的莲花味精!.大象新闻.2025-03-28.

⑨连续4年亏损,“中草药第一股”霸王防脱难再称霸.凤凰网时尚频道.2022-02-11.

来源:反做空一线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