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亿年薪挖人,到半年40亿营收!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0 00:42 4

摘要: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站在聚光灯下光芒四射的大V、顶流主播,甚至是你公司里那个“神一样的同事”,有一天可能会被自己的光芒“烫伤”?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但最近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分手戏码,就活生生给我们上了一课。一个人牛到能撑起一家公司,是福还是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

你有没有想过,那些站在聚光灯下光芒四射的大V、顶流主播,甚至是你公司里那个“神一样的同事”,有一天可能会被自己的光芒“烫伤”?这事儿听起来挺玄乎,但最近董宇辉和东方甄选的分手戏码,就活生生给我们上了一课。一个人牛到能撑起一家公司,是福还是祸?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话题,顺便扒一扒背后的门道,看看这出戏到底是怎么唱的。

要说董宇辉,那可是个有故事的人。早些年,他在新东方西安分校当英语老师的时候,谁也没想到这个戴着眼镜、说话慢条斯理的家伙会成为后来的“直播带货一哥”。2016到2019年,他在教室里磨砺本事,靠着扎实的功底和一口幽默的段子,慢慢攒下了口碑。有一回,2018年的公开课,他讲得风生水起,教室里挤满了学生,连过道都站满了人,外面还有人扒着窗户听。那场面,简直是“人气爆棚,挡都挡不住”。

后来,东方甄选横空出世,董宇辉带着他的才华上了直播间。一句“山河壮丽,岁月如歌”,配上卖大米的故事,直接把观众的心给抓住了。数据显示,2022年东方甄选的直播间流量暴涨,董宇辉成了金字招牌。可这光芒太耀眼,也让公司有点慌了手脚。毕竟,一个人的肩膀再宽,能扛得住多大的天?

事情的转折来得挺突然,导火索就是那场“小作文事件”。简单来说,董宇辉的文案才华被粉丝捧上天,可公司内部却炸了锅。有人觉得他光芒太盛,盖过了团队;有人觉得他被过度神化,迟早是个雷。粉丝们喊着“没有董宇辉就没有东方甄选”,管理层却想着“不能让一个人的名字绑架整个公司”。这矛盾,简直是“针尖对麦芒”,谁也不让谁。

我查了点数据,2023年有个机构调查显示,超过60%的直播电商老板都担心过度依赖单一主播会翻车。毕竟,一个人再牛,也有个“累倒的时候”,公司不能把宝全押在一个篮子里。董宇辉这边呢,一边是粉丝的狂热支持,一边是俞敏洪和孙东旭的冷脸决策,他夹在中间,日子不好过。说白了,这不是个人恩怨,而是“一人独大”和“团队为王”的理念大PK。

俞敏洪这人,老江湖了。他在2023年6月的一次内部会上就放过话:“企业不能靠一个人的光芒活着,得靠团队撑起来。”这话听着挺硬核,其实有他的道理。早年新东方也出过几个“名师”,比如李笑来,走了之后公司晃了两下,但靠着系统化的教学模式,还是站稳了脚跟。这次董宇辉的事儿,俞敏洪显然不想重蹈覆辙。

不光东方甄选,别的公司也有类似的戏码。比如李佳琦,2022年双11直播时一句“哪里贵了?不努力赚钱怪谁”,直接把自己推上了风口浪尖。美ONE赶紧推出琦琦、林依轮这些新面孔,分担流量。结果呢?李佳琦的带货占比从80%掉到50%,公司2023年照样赚了200多亿。再看看薇娅,2021年税务风波罚了13个亿,谦寻文化立马转型,搞出“蜜蜂惊喜社”,2022年销售额照样破50亿。专家说了,2024年头部主播的流量占比已经从70%降到40%,团队化是大势所趋。看来,靠一个人“打天下”的日子,真是“风光不再,英雄迟暮”。

我个人觉得,俞敏洪的选择挺狠但也挺聪明。董宇辉再牛,也是个“有血有肉的人”,不可能永远不犯错。公司得未雨绸缪,不能把命脉交给一个人。当然,粉丝可能觉得这有点“卸磨杀驴”的味道,但从长远看,这条路没毛病。

分手之后,董宇辉没闲着,2024年初搞起了“与辉同行”。刚开始,他还延续老风格,卖个苹果能讲出《诗经》的典故。可没多久,他就不自己熬夜写文案了,把舞台让给了团队。春节那场直播,销售额破了1个亿,粉丝照样买账。这让我有点感慨:一个人的才华是金子,但团队的力量是矿山啊。

反过来,东方甄选也没垮。去掉“董宇辉光环”后,他们靠着孙东旭的运营,2024年销售额还涨了15%。这事儿挺有意思,董宇辉走了,双方都没输,反而都找到了新路子。董宇辉从“一人独舞”变成了“群星闪耀”,东方甄选也从“明星依赖”变成了“团队作战”。这不就是“分手快乐,各奔前程”的真实写照吗?

我有时候会想,董宇辉心里会不会有点不甘?毕竟,他从西安小教室走到全国直播间,付出了多少心血。可现实就是这么残酷,个人再牛,也得跟大环境妥协。不过,他能这么快调整过来,还挺让我佩服的。这家伙,不简单。

这事儿给了咱们普通人啥启发呢?我觉得吧,个人才华是敲门砖,但团队才是通天梯。你看董宇辉、李佳琦、薇娅,哪个不是从“一人撑天”到“团队为王”的转变?咱老百姓也一样,别老想着“天上掉馅饼”,靠自己单打独斗不如找几个靠谱的伙伴一起干。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借力使力,才能走得更远。

至于那些老板们,也别把鸡蛋全放一个篮子里。明星员工是香饽饽,但也可能是定时炸弹。学学俞敏洪,提前布局,团队化运营才是硬道理。

明星的光芒再亮,也敌不过一群人点燃的火把。现实就是这么回事儿,你说呢?

来源:坦荡的青山OE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