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舞台正在归属也必然属于真正的文化人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29 06:52 3

摘要:《哪吒2》已经从国内火到国外了。外国观众也跟国内观众一样,一票难求。目前,《哪吒2》票房已破153亿了,比去年春节档所有电影加起来都猛。而创造这一奇迹的饺子导演,也倍受世人关注并以他的方式影响个这个世界。

01

《哪吒2》已经从国内火到国外了。外国观众也跟国内观众一样,一票难求。目前,《哪吒2》票房已破153亿了,比去年春节档所有电影加起来都猛。而创造这一奇迹的饺子导演,也倍受世人关注并以他的方式影响个这个世界。

饺子导演在创造票房神话的同时,更是完成了文艺市场的三重解构。即打破资历垄断的行业壁垒,消解饭圈文化的资本操控,重构艺术与大众的共生关系。

这三重解构,让一向垄断电影市场的大佬,仿佛是1930年代上海滩的那些文艺大佬,随着《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横空出世,迅速被历史淘汰一样。

这是一种极好的现象,它生动说明并启迪这个世界:知识是有用的;壁垒是可以打破的;规则是可以改变的;创造是迷人的;梦是可以实现的。

这一现象还让世人看到并从中受到鼓舞:大众文艺开始取缔“精英文艺”、“公知文艺”,“资本文艺”,文艺舞台正在向真正的文化人回归。

02

“观众用票房为文艺作品评分”,这话在网上广泛传诵,说得十分深刻,但只说了一半,还有另一半。另半句便是作者必须了解观众,精益求精,才能获得高分。

数据显示,采用观众共创模式的影视项目成功率较传统模式高出300%。《哪吒2》剧本历经7轮网络众测修改,角色设计吸纳200万条用户建议,这种创作民主化使作品成为集体智慧的结晶。在抖音、快手等平台,用户生成内容创造了300亿次曝光,远超官方宣发效果。这些数据更是表明,创作权必须从专业垄断转向大众共享,传播链必须从线性输送演变为网状共振。

《哪吒2》里哪吒的新造型多么让人过目不忘,那可是征集了200多万网友意见改出来的。就跟咱小区选业委会似的,大家都能发表意见。有网友吐槽说:“原先那个烟熏妆太杀马特了,改!”导演组还真就改了。

《哪吒2》正是从“你演我看”变成了“大伙儿商量着来”,才会有如此国际性地广泛共情。

相比之下,前些年那些流量明星电影,粉丝们包场锁场,把评分刷得老高。现在这套可玩不转了。就说去年某顶流的新片吧,粉丝们照样组织打榜,结果怎么着?票房还没撑过三天就现原形了。反倒是《哪吒2》这种没大明星的片子,愣是成了爆款。

还记得那些神一样存在的大牌导演吗?你若不给他们拜码头,他们就把你踩死;你若不接受他们的潜规则,他们就不给你出演角色机会,让你永无出头之日。如今,这些“神人”还有谁想会到他们?

不过,现在还有好多文艺系的俊男美女,还在憧憬钻进原先的那一套,实现人生逆袭。但愿这些人早点醒悟过来——从速改变人生航向,不要一条邪路走到黑。

也要奉劝那些自以为是的文艺大伽们,不要装神弄鬼了,那样,你们将会变成真正的鬼。

03

是的,时代不同了,文艺市场靠名头、靠垄断过活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这已是有目共睹的事实。而促进这一转变的深层逻辑依然是真正的文化人。他们凭自己的聪明才智,给予时代以全新面貌,让原先的游戏规则、行业壁垒失去了生存条件而土崩瓦解,希望却由此而蓬勃生长。

饺子导演凭一台电脑,就可以制作出斩获多项大奖的《打,打个大西瓜》,而在制作哪吒系列过程中,对于那些垄断行业的霸权,饺子导演也敢于说不,决不接受盘剥,大不了自己开发动漫软件自己动手制作且真的这么干了,而且,自己开发的软件性能和自己制作的动画效果都要好很多。

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这就叫年轻才俊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信!由此而推动了文艺市场的伟大变革,他们自己也成为真正的文化人。

需要强调的是,这一真正文化人的定义是建立在对传统文化与创新文化双重呼应的基层之上的。这也使《哪吒2》具有了范式意义,并再次求证了“民族的,也是世界的;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之跨国界真理性文化共鸣。

我们也看到,以饺子导演为代表推动的文艺市场的伟大转变,其本质是价值评判体系的革命。并在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广泛的“文化蝴蝶效应”,使越来越多的人,特别是年轻一代更相信社群共识而非权威认证,更相信自己的评判而非偶像崇拜,更倾向于价值认同而非资本包装,由此而加速了传统评价机制的崩塌。有人调侃《哪吒2》一部动画片创下票房神话是社会病了,其实是这些人没有看到观众群体性的评判标准已经自主,真正病了的是他们自己——时代的车轮已经滚滚向前,他们还在老地方守株待兔。

04

其实,不光是文艺界,不光是一个饺子导演,而是整个世界都在发生改变,都在走向它的真正主人——各行各业的真正文化人。

随着DeepSeek横空出世,及其创始人梁文锋,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DeepSeek以极低成本实现了与OpenAI相媲美的性能,推动了这场全球AI技术革命。

王兴兴的宇树机器人技术全球第一,在全球四足机器人市场中占有率超过60%。

如此等等。世界因为他们而变得与从前大不一样,文化人的当代定义正在被他们重新书写。他们不再局限于学院派精英,而是融合技术素养、文化自觉与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主体。

饺子导演的成长轨迹极具代表性。他是医科背景转行动画,自学三维软件突破技术壁垒,用互联网思维重构创作流程。

这种跨界突破更是重新定义着知识融通时代的生存法则——文化创造力源于多元知识的杂交优势。

只要我们稍作留意就会发现,现在连故宫都变潮了。那些文物修复师,一边用着3D打印机,一边守着祖传的锔瓷手艺。

这都是些什么人呀?准确的回答是:这才是真正的文化人。他们兼文化主体性觉醒和文化根脉的创新与坚守;兼技术能力的驾驭与社群运营思维的响应,并在实践中求证并重新定义了"专业主义"——它不再是封闭的行会标准,而是开放的能力认证体系。

如果我们也像伟大的教员那样,“冷眼向洋看世界”,我们还会真切地看到,中国当下的年轻才俊,已经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并且已经主动投入到了全球文化大博弈的赛场,在着力构建中国的新的话语体系的同时,也在着力构建中国的国际话语体系。

《哪吒2》的海外火爆,本身便是中国的文化输出,且保持了东方美学特质,契合了科技时代的认知框架。这种文化叙事正是“一带一路”急需的文化策略,对促进人类命运的全球共识,在不同文明对话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们应该为此鼓与呼。

来源:上官茂华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