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7年我去镇上卖衣服,一个漂亮姑娘逃单后,我用一个办法拴住她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0 04:12 4

摘要:"这是你欠我的衣服钱,什么时候还?"我拿着她掉落的钱包,看着面前这个惊慌失措的姑娘,心里有种莫名的痛快。

"这是你欠我的衣服钱,什么时候还?"我拿着她掉落的钱包,看着面前这个惊慌失措的姑娘,心里有种莫名的痛快。

那是1997年的春天,我刚从乡下来到县城,租下步行街一个临时摊位卖服装。

做小生意的日子并不轻松,每天天不亮就要去批发市场进货,然后顶着朝阳摆摊,直到华灯初上才收摊回家。

摊位条件简陋,一块蓝白相间的塑料布铺在地上,几根竹竿支起的衣架,再加上一个装钱的铁盒子,就是我全部的家当。

生意虽然谈不上多好,但总算能养活自己,还能寄点钱回老家给种地的父母。

那天下午,天气闷热,蝉鸣声此起彼伏,街上行人稀少,大多数人躲在阴凉处乘凉。

一个扎着马尾辫、穿着普通但很干净的姑娘来到我的摊位前,仔细挑选着衣服,她身材高挑,皮肤白皙,举手投足间有种与乡下姑娘不同的气质。

"大哥,这件可以试试吗?"她指着一件淡蓝色的连衣裙问道,声音清脆悦耳。

那是我摊上最好的一件衣服,布料柔软,款式新颖,进价就不便宜,是我前一天刚从批发市场淘来的,还没来得及卖呢。

"可以啊,后面有个简易试衣间。"我指了指用印着红蓝条纹的帆布围起来的小角落。

她点点头,拿着衣服走进试衣间,不一会儿她掀开帘子问我:"这件多少钱啊?"

"一百二。"我说,心想这个价格已经很公道了,批发市场进价就要八十五。

她皱了皱眉,低头看了看自己,又回到试衣间。

就在我招呼另一位大姐时,猛然发现试衣间空了,那姑娘不见了踪影。

我赶紧跑出去,只见她上了路边一辆黄色的面包车,扬长而去,面包车尾气卷起的灰尘呛得我直咳嗽。

"哎呀,让人给耍了!"我气得直跺脚,这一件衣服抵得上我三天的利润啊!

身旁摆摊的大姐看不下去了:"小伙子,你也太实诚了,现在这社会,讲啥诚信哟,占便宜的都是有本事的。"

正准备认栽时,我发现试衣间的地上有个小钱包,皮质已经有些开裂,但保养得很干净。

打开一看,里面只有几张皱巴巴的零钱和一张泛黄的全家福照片,照片背面写着"林小雨全家福,1996年冬"。

照片上是四口之家,站在简陋平房前,父亲坐在竹椅上,面色蜡黄,旁边是操劳过度的母亲,前面站着两个孩子,正是那个逃单的姑娘和一个十来岁的男孩。

照片背面还写了个地址:城东李家村3组15号。

第二天一早,我收拾了摊位,骑着二八大杠自行车去了城东李家村。

这是个城乡结合部,土路两旁是低矮的平房,院子里晾晒着各色衣物,几个老人坐在大树下摇着蒲扇闲聊,不时传来几声狗吠。

按照地址,我找到了一处低矮的砖瓦房,门口种着几盆太阳花,在阳光下显得格外鲜艳。

敲门后,开门的正是那个逃单的姑娘,她穿着旧布衫,头发随意地扎着,看到我的瞬间,脸色刷地一下煞白。

"你...你怎么找到这儿的?"她结结巴巴地问,双手紧张地绞着衣角。

"拿人钱财替人消灾,逃单可不是好习惯。"我晃了晃手中的钱包,心里还有些怨气。

她咬着嘴唇,眼圈红了:"对不起,我..."

就在这时,屋内传来一个虚弱的声音:"小雨,是谁啊?大志回来了吗?"

"没事,爸,是我同学。"她赶紧回答,眼神惊慌地看着我,生怕我拆穿她。

然后拉着我走到院子里,低声说:"对不起,我真不是故意的。"

"不是故意的?你明明试完衣服就跑了,这叫啥?顺手牵羊?"我压低声音,但语气里满是指责。

"我爸瘫痪在床好几年了,前年还查出肝功能不好,我妈进城打工了,家里就剩我和弟弟。"她的声音有些哽咽,"我后天有个服装厂面试,需要体面点的衣服,可是家里的积蓄都用来给爸爸买药了..."

我往屋里瞄了一眼,隐约看见一位消瘦的中年男人躺在木板床上,床边摆着各种药瓶,一个十来岁的小男孩正在给他倒水。

看着她眼中的泪水和真诚的歉意,再想想那间简陋的平房,我心软了。

"行了,衣服借你穿,面试完还给我就行。"我叹了口气,"不过你得答应我一件事。"

"什么事?"她警惕地问。

"如果面试成功,你要来我摊位帮忙,直到把衣服钱还清。"

她犹豫了一下,然后点点头:"好,我答应你。"

三天后,她穿着那件淡蓝色连衣裙来到我的摊位,脸上挂着喜悦的笑容。

"面试通过了,下周一就可以去上班,月薪三百二!"她兴奋地说,眼睛亮晶晶的。

"恭喜啊,那从现在开始,你就是我的临时工了。"我半开玩笑地说。

就这样,小雨顺利成为服装厂的一名普通工人,她信守承诺,每天下班后和周末都来我的摊位帮忙。

起初,我们之间充满尴尬与防备,她低着头默默整理衣服,我则时刻关注着钱箱,生怕她又来个金蝉脱壳。

慢慢地,我发现这姑娘虽然家境贫寒,但心灵手巧,对服装有着天然的敏感。

有一次,一位顾客想买件上衣,但嫌颜色不好看,正要离开时,小雨突然拿出一条丝巾,熟练地系在衣领处,顿时让普通的上衣焕然一新。

"这样配起来多精神啊!"顾客眼前一亮,当即买下了上衣和丝巾。

小雨还把我摊位上的衣服按照颜色和款式重新排列,把热销款放在显眼处,还用粉笔在小黑板上画出搭配示意图。

令人惊讶的是,生意竟然比以前好了不少,原来三天的营业额,现在两天就能完成。

"你怎么知道这样摆更吸引人?"有一天收摊时我问她。

她不好意思地笑了:"我从小就爱看服装杂志,每次去县图书馆都会偷偷翻那些时尚杂志,旧的新的都看。我喜欢想象自己有一天能穿上那些漂亮衣服,或者自己设计一些更好看的。"

时间一天天过去,我和小雨的关系也从雇主和"打工还债者"逐渐变成了朋友。

摊位旁边有个卖煎饼的大爷,每到中午,摊位不忙时,我就会买两张煎饼,和小雨一起坐在路边的台阶上吃午饭。

我喜欢听她讲服装厂的见闻,她则对我从农村出来打拼的经历充满好奇。

"老家那边穷啊,家里几亩薄地,全靠天吃饭,遇上旱灾,一年到头白忙活。"我咬了一口煎饼,"我爹说,男子汉不能光靠种地,得出去闯闯,挣点钱改善生活。"

"你真勇敢。"小雨认真地说,"我要是男孩子,也想出去闯一闯。"

"你这不是已经出来了吗?在服装厂上班,还兼职当我的小帮手。"我笑着打趣她。

"去你的,谁是你小帮手啊,这是还债!"她装作生气,但眼角含笑。

在一次又一次的闲聊中,我发现自己越来越喜欢看她认真工作时专注的神情,喜欢她系丝巾时灵巧的双手,喜欢她帮顾客搭配衣服时自信的样子。

一个周六的傍晚,天边的晚霞格外绚烂,我们刚收完摊,准备去小餐馆吃碗面条,一辆熟悉的黄色面包车停在了旁边。

车门打开,下来一个穿着时髦的年轻男子,黑色的背心外套着一件花衬衫,脖子上挂着一条金链子,头发用发胶抓得根根竖起。

"小雨,几个月不见,怎么还在这种小摊位上混啊?"男子脸上挂着轻蔑的笑容,瞟了一眼我的简陋摊位。

"阿强,你怎么来了?"小雨明显不太自在,下意识地往我身边靠了靠。

原来,这个叫阿强的男子就是当初开面包车接小雨的人,也是她的前男友。

他们是初中同学,小雨因家境原因辍学后,阿强一直对她有好感,后来两人交往过一段时间。

现在的阿强已经成为本地小有名气的服装批发商,据说是跟着他叔叔做生意发了点小财,穿金戴银,举止间满是暴发户的气息。

"听说你在服装厂上班,一个月才几百块钱,多辛苦啊。"阿强掏出一包中华烟,给自己点上,"我来接你回去。我现在做得不错,在批发市场有三个铺面,手下十几号人,你跟着我,不用受这份罪。"

阿强说话时根本没把我放在眼里,仿佛我只是个路人,他肆无忌惮地打量着小雨,眼神里满是占有欲。

小雨犹豫了,低头咬着嘴唇,我心里突然涌起一阵失落,像是被针扎了一样疼。

这时,商场的保安老李走过来通知我:"老弟,刚听说商场要清退临时摊位,你们这些小贩得另找地方了,最多再给一个月时间。"

"啥?真的假的?"我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千真万确,听说是上面要规范市场秩序,临时摊位影响市容市貌。"老李摇摇头,"唉,你也别怪我,我就是个传话的。"

噩耗接踵而来,我仿佛看到了自己的前途一片黯淡。

这个摊位是我全部的生计来源,辛辛苦苦经营了半年多,才有了点起色,如果失去它,我甚至可能要回老家。

阿强听到这个消息,眼睛一亮:"哎呀,看来你这小买卖要黄了。正好,你这些货给我吧,我出两倍价钱收了。"

他掏出一沓崭新的票子,在我面前晃了晃:"小雨,跟我走吧,别再守着这个穷摊主了,跟着我保你吃香的喝辣的。"

我沉默不语,只是机械地收拾着自己的东西,心里乱成一团麻。

小雨看了看我,又看了看阿强手中的钱,犹豫了一下,最终低声说:"阿强,我先送他回去,你明天再来找我吧。"

看着小雨跟阿强上了面包车,我苦笑着摇了摇头,心想:也许这样对她才是最好的选择吧。

当晚,我回到城郊的出租屋,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想着接下来该怎么办。

是找个新的摊位继续做小买卖,还是转行做别的,亦或者干脆回老家?

正当我胡思乱想时,窗外电闪雷鸣,一场突如其来的大雨袭击了县城。

我突然想起摊位上还有不少衣服没搬回来,连忙穿上雨衣,冒雨赶回商场。

到了摊位时,发现积水已经漫过了货架,大部分衣服都泡在水中,我心如刀绞,这可是我全部的家当啊!

正当我手忙脚乱抢救时,一个熟悉的身影冒雨跑了过来。

"我来帮你!"小雨浑身湿透,马尾辫紧贴在脸上,但她二话不说就开始帮我抢救货物。

"你怎么回来了?不是跟阿强走了吗?"我惊讶地问。

"我拒绝了阿强。"她头也不抬地说,声音坚定,"当初是他怂恿我逃单的,说你们这些商贩都是暴利,骗一次不算什么。但现在我明白了,诚信比什么都重要。"

雨水顺着她的脸颊流下,分不清是雨水还是泪水:"再说,我欠你的债还没还清呢,怎么能说走就走。"

雨中,我们肩并肩抢救着每一件衣服,彼此的心也在不知不觉中靠得更近。

雨停后,我请小雨去了附近的小餐馆,这是个开了二十多年的老店,墙上贴着泛黄的电影海报,收音机里播放着当年流行的歌曲。

两碗热腾腾的牛肉面上来,我们才发现彼此都饿坏了,狼吞虎咽地吃了起来。

"其实我一直很内疚。。"

"配不上?你在说啥哩,我就是个农村来的小贩,有啥了不起的。"我尴尬地笑笑。

"阿强说得对,我确实没啥出息,连个像样的铺面都没有,整天风吹日晒地摆摊,赚的钱还不如人家一天的零头多。"

"你知道我为什么拒绝阿强吗?"小雨认真地看着我,"因为他眼里只有钱,做生意总想着走捷径,赚快钱。"

她轻轻叹了口气:"我爸以前就是个木匠,手艺特别好,做的家具结实耐用,方圆十里都有名。"

"后来有人劝他做些粗制滥造的便宜货,说那样来钱快,他没同意,结果生意越来越难做,最后干脆病倒了。"

"爸爸常说,做人做事,最重要的是踏实诚信,不走歪门邪道。"小雨眼中闪烁着泪光,"看到你坚持诚信经营,我就想起了爸爸。"

听了这番话,我心里暖洋洋的,像是喝了一碗热汤。

"我也有自卑的时候。"我笑了笑,"从农村出来,没学历,没背景,只能靠小摊位维生。看到阿强那样的成功人士,开着面包车,腰缠万贯,我觉得你跟他走才是明智的选择。"

"成功不是用金钱衡量的。"小雨认真地看着我,"我敬佩你的坚韧和诚实。再说,我也不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弱女子,咱们一起想办法,总能闯出一条路来。"

就在那个雨夜,小雨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想法:"商场要清退临时摊位,我们何不借机创办自己的小型服装工作室?"

她的眼睛在昏暗的灯光下闪闪发亮:"我有设计天赋,你有销售经验,我们可以制作自己的品牌服装!我在服装厂学了不少技术,认识几个裁缝,可以找他们帮忙加工。"

"这...这行吗?"我有些犹豫,"开店可不是小事,要本钱、要门面...我们这点积蓄够吗?"

"我有点积蓄,再加上你这些货,勒紧裤腰带,应该够租个小门面了。"小雨充满希望地说,"再说,不试试怎么知道行不行呢?"

她的热情感染了我,那一刻,我仿佛看到了未来的希望,点头答应了这个看似疯狂的计划。

"好,那咱们就干!不过可得想个好听的店名。"我握住她的手,感受到她掌心的温暖。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四处寻找合适的门面,最终在城郊一条新开发的小街上租下了一间小小的店铺。

装修全靠我们自己动手,刷墙、铺地板、安装货架,从早忙到晚,累得腰酸背痛,但心里却充满期待。

白天我去批发市场寻找优质面料,晚上小雨下班后就画设计图,有时候忙到深夜,借着昏黄的台灯,一针一线地做样衣。

我们的第一件作品,正是当初她试穿逃单的那款淡蓝色连衣裙,只是在领口和袖口做了些许改良,增加了几朵手工刺绣的小花,既保留了原版的优雅,又增添了几分俏皮。

开业那天,小雨特意把这件衣服挂在了店铺最显眼的位置,并在旁边放了一个小牌子,上面写着:"风筝线——连接梦想与现实的纽带"。

"为什么要挂这件?不怕人想起那次尴尬事吗?"我好奇地问。

"因为它见证了我们的故事,从逃单到相知,从怨恨到信任。"她温柔地说,手指轻抚着衣服的面料,"它就像一条看不见的风筝线,看似脆弱,却牵起了两颗心。"

我们的小店取名"风筝坊",寓意让每个人的梦想都能像风筝一样飞翔。

开业那天,我们请了几个朋友帮忙,还贴了些手写的宣传单。

店铺虽小,但布置得温馨而有特色,墙上贴着小雨手绘的服装设计图,角落里放着一台老式留声机,播放着七十年代的老歌,营造出怀旧而温暖的氛围。

开业第一天并不顺利,整个上午只有三五个顾客进店,而且都只是看看就走,没有一个成交的。

中午时分,我有些沮丧地坐在柜台后面,担心这个冒险的决定是否正确。

小雨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递给我一杯热茶:"别担心,万事开头难,慢慢会好起来的。"

下午,一位中年妇女走进店里,被那件蓝色连衣裙吸引了目光:"这件衣服做工真细致,跟外面的不一样。"

小雨热情地介绍道:"这是我们自己设计的,取材自传统旗袍的领口设计,但更适合日常穿着,布料也选的是纯棉的,透气舒适。"

"能试试吗?"那位顾客问。

"当然可以。"小雨引导她去试衣间。

试穿后,那位顾客爱不释手:"这衣服穿着真舒服,而且款式新颖又不张扬,多少钱?"

"一百八。"我脱口而出,这是我们定的零售价。

顾客皱了皱眉:"贵了点啊,一百二行不行?"

我刚想答应,小雨却坚定地说:"阿姨,这件衣服是我们精心设计的,面料和做工都是上乘的,一分钱一分货,值这个价。"

令人惊讶的是,顾客居然点头同意了,还说要介绍朋友来看看。

送走顾客后,我有些责怪小雨:"怎么不降价呢?开业第一天,做成一单也是好的啊。"

"如果我们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作品价值,顾客凭什么相信?"小雨坚定地说,"与其靠降价吸引顾客,不如靠品质和设计赢得尊重。"

我被她的话震撼了,这个曾经逃单的姑娘,如今竟有了如此坚定的经营理念。

慢慢地,我们的小店有了回头客,小雨的设计也获得了越来越多的认可。

有顾客专门来询问那件蓝色连衣裙时,小雨就会讲述我们的相遇故事,故事中她不掩饰自己曾经的错误,也不夸大我的宽容,而是真实地表达出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与成长。

"那件衣服教会了我诚信的重要性,也让我遇到了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她总是这样结束故事,然后温柔地看我一眼。

每次听到这里,顾客们都会露出会心的笑容,有些甚至当场就买下了衣服。

我们的经营理念很简单:诚信为本,品质至上。

每件衣服都要经过严格的质量检查,面料必须舒适健康,设计要美观实用,价格虽然不低,但绝对物有所值。

小雨的设计简约而不失细节,融入了乡土元素却不显老气,恰好满足了那个年代年轻人对于时尚与传统的双重追求。

她的一件作品——在传统蓝印花布上加入现代剪裁的连衣裙,甚至被县电视台的一位主持人在节目中穿着,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们也从最初的十几平米小店,搬到了商业区五十多平米的店铺,雇了两个女孩子做导购,生意蒸蒸日上。

这一天,小雨从仓库里拿出一个破旧的纸盒,里面装着那个曾经的钱包和她父亲的全家福。

"记得当初你拿着这个找到我家吗?"她笑着问,眼角已经有了一丝岁月的痕迹,却更显成熟美丽。

"当然记得,那天你吓得脸都白了,跟见了鬼似的。"我打趣道,伸手轻抚她的脸颊。

"如果不是那次逃单,如果不是你找上门来,我们可能永远不会相识。"小雨望着窗外,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勾勒出柔和的轮廓。

"谁能想到,一件衣服竟然能成为连接两个人命运的纽带呢?"

我握住她的手:"记得我们刚开店那会儿,顾客寥寥无几,你非要坚持卖原价,把我急得直跺脚。"

她笑着点头:"是啊,那时候我们连房租都快付不起了,还坚持做高品质,真是傻得可爱。"

"现在想想,正是那份坚持,才有了今天的'风筝坊'。"我感慨道。

小雨的父亲病情已经稳定,弟弟也考上了大学,一家人的生活比起当初好了太多。

"风筝线看似脆弱,却能承载起飞翔的梦想。"小雨靠在我肩头轻声说,"就像我们的故事,从一个小小的错误开始,却编织出美好的未来。"

那个曾经逃单的姑娘,如今已经成为我生命中最珍贵的人。

而那条看不见的风筝线,不知不觉中,已经把我们的心紧紧相连,飞向更广阔的天空。

来源:天涯旧时光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