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李婶借了我家5万块不还 十年后她女儿来我家跪下 真相让人泪目

360影视 日韩动漫 2025-03-30 06:09 4

摘要:村里的电线杆上贴着一张褪色的春节联欢会海报,还是2013年的。记得那年我刚从县城的水泥厂下岗回来,靠着一点积蓄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过得不咸不淡,能吃上肉,孩子的学费也凑得齐。

村里的电线杆上贴着一张褪色的春节联欢会海报,还是2013年的。记得那年我刚从县城的水泥厂下岗回来,靠着一点积蓄在村里开了个小卖部。日子过得不咸不淡,能吃上肉,孩子的学费也凑得齐。

每天跟左邻右舍打交道,倒也不寂寞。不像县城,关了门谁也不认识谁。

李婶是我隔壁的邻居,比我大几岁,头发早早就白了。她家境况一直不太好,丈夫小王在镇上的家具厂干活,一年到头也攒不下什么钱。最让人同情的是她女儿小雨,那年刚上高中,听说成绩特别好,老师都说有出息。

记得那是腊月二十七,我正在卷门帘准备关店回家。家里还有肉馅没剂,媳妇已经发了两条信息催我。

李婶哆哆嗦嗦地站在门口,手上拿着一个蓝白相间的塑料袋,里面鼓鼓囊囊的。我还以为她来买年货。

“老周,能借我点钱吗?”她开口就是这句。

我愣了一下:“李婶,过年了都紧张,要不我先借你两百?”

她摇头,眼泪一下子涌出来:“小雨得了重病,医院说要手术,要五万块押金。”

我一下子懵了。五万可不是小数目,是我们这种农村人家一年的收入了。老实说,我攒的钱刚好够给儿子交下学期的大学学费。

李婶把塑料袋递给我:“这是我家的房产证,还有我和老王的身份证。你先拿着,钱我一定会还的。”

我没接那袋子:“李婶,咱们是邻居,几十年的交情了,这些东西收着干啥。”

回到家,我翻出藏在米缸下面的存折,跟媳妇商量。媳妇叹了口气:“这钱是给儿子准备的学费啊。”

“人命关天,再说了,李婶家也不是赖账的人家。”我掂量着存折,“要不咱先帮他们一把?”

媳妇没再说什么,只是转身去厨房继续剂肉馅。我知道她这是同意了。

第二天一早,我去了趟银行,把钱全取了出来。五万块钞票装在一个旧信封里,送到了李婶家。

李婶拿着钱的手抖个不停:“老周,这恩情我记一辈子。等小雨的病好了,我一定把钱还给你。”

我笑笑:“咱乡里乡亲的,说这些干啥。赶紧去医院吧,孩子要紧。”

转眼过了个年,日子又恢复了往常的节奏。我的小卖部生意照样不温不火,村里人一到晚上就凑在我店门口的长条凳上摆龙门阵。李婶家却很少见人出门了,只有小王偶尔会出现,脸色总是很差。

有一回,趁着没人,我小声问他:“小雨的病怎么样了?”

他撇开眼神:“还在治,医生说要慢慢来。”

我没再多问。村里人大多都这样,家里的难处不愿意让别人知道太多。

日子就这么一天天过去,一年,两年…我本以为李婶会来还钱,或者至少来说说情况,但他们家好像刻意避着我们。

第三年的时候,听说小雨出了省,去很远的地方上学了。第五年,小王得了一场大病,没几个月就走了。李婶好像一夜之间就老了十岁,开始靠给村里人洗衣服为生。

有人在我店里闲聊,说李婶家已经穷得揭不开锅了,我心里不是滋味,但也没好意思去提那五万块钱的事。

儿子大学毕业了,找了份不错的工作,每个月还会给我们寄钱回来。我和媳妇商量着把小卖部扩大一些,再进些新鲜的蔬菜水果。日子慢慢好起来了,那五万块钱渐渐被我抛到了脑后。

转眼又是五年。这天早上,我正在店里整理货架,隔壁杨大爷来买烟,顺便说起:“听说李婶的女儿回来了,好像在大城市混得不错。”

我点点头,心想:这倒是个好消息。

中午收摊回家的路上,看见一辆黑色的轿车停在村口。这在我们村可不多见,大家伙都围着看稀奇。

吃过午饭,我正准备午休一会儿,门铃响了。

开门一看,是个穿着时髦的年轻女子,眼睛很大,跟李婶年轻时有几分相似。

“您是周叔叔吧?”她怯生生地问。

我仔细一看:“是小雨吗?这些年没见,都这么大了。”

她点点头,眼圈一下子红了。

媳妇听见动静,也出来了:“快进来坐。”

小雨刚迈进门槛,突然扑通一声跪在了地上。

我和媳妇都吓了一跳,赶紧去扶她:“这是干啥呀,有话好好说。”

“周叔叔,婶婶,对不起!”她哭得上气不接下气,“这些年,我们家欠你们的钱,我来还。”

说着,她从包里拿出一个信封,递给我:“这里是五万元,还有十年的利息,一共八万。”

我没接那信封:“起来说话,你妈身体怎么样?”

小雨擦擦眼泪,从地上起来,但仍然把信封放在了茶几上:“妈妈去年走了,临走前一直惦记着这件事。”

我和媳妇都愣住了。李婶去世了?怎么村里没人说起过?

似乎看出了我的疑惑,小雨解释道:“妈妈是在省城的医院去世的,我们…没有告诉村里人。”

我让小雨坐下,给她倒了杯水。水杯是去年儿子带回来的,上面印着他工作的公司logo,已经有点褪色了。

小雨喝了口水,慢慢平静下来:“周叔叔,当年你借给我们家的那五万块钱,根本就不是给我治病的。”

我愣了一下:“那是…?”

“是给我出国留学的学费和生活费。”小雨低着头,“当时我考上了国外的大学,但家里拿不出那么多钱。妈妈不想让我放弃这个机会,就…就跟您撒了谎。”

屋外,邻居家的鸡叫得正欢。厨房里,昨晚没吃完的鱼还放在桌上,我忘了收进冰箱。

“后来我在国外读完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现在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小雨继续说,“这些年,我一直给家里寄钱,但妈妈从来没告诉我她把钱都用在哪里了。直到去年她生病住院,我整理她的东西时,发现了一个笔记本…”

小雨从包里拿出一个发黄的笔记本,翻开其中一页给我看。上面密密麻麻记着一些数字和日期,最上面写着”欠周家的钱”。

“妈妈这些年一直在攒钱准备还给你们,但每次攒到一点,不是我爸生病要用,就是家里有别的急事。”小雨的声音哽咽,“她瞒着所有人,包括我,一直背着这个包袱。临走前,她最放不下的就是这件事。”

我的眼眶有些湿润。记忆中李婶总是笑呵呵的,谁能想到她心里背着这么重的负担。

小雨从茶几上的信封里取出一张纸:“这是妈妈生前写的,她想让我转交给你们。”

我接过那张纸,上面的字迹歪歪扭扭,像是用很大力气写出来的:

“老周,对不起,我骗了你。钱不是给小雨治病,是让她出国念书。我这辈子没文化,受了不少苦,不想让孩子重复我的路。现在小雨有出息了,我也该还这笔债了。如果我还不上,请你原谅,也请你不要怪小雨,这事她不知情。如果有来生,我一定加倍还你的恩情。”

信纸上有几处被水浸过的痕迹,字迹有些模糊。

我把信递给媳妇看,她看完后默默擦了擦眼角。

“周叔叔,我知道钱不能解决一切,但请您收下这笔钱。”小雨恳求道,“这是妈妈的心愿,也是我的心愿。”

我沉默了一会儿,拿起茶几上的信封:“这钱我收下了,不过不是还债,而是…”

我顿了顿,把信封递回给小雨:“而是我和你妈妈之间的约定。她帮你完成学业,我出一点力,这没什么。现在你有出息了,这钱就当是我和你婶子送你的礼物,用来好好照顾自己。”

小雨激动地摇头:“不行,这钱我必须还给您!”

我笑了笑:“你妈妈在天上看着呢,她最大的心愿不是还钱,而是看到你过得好。”

我从柜子里拿出一个红色的存折:“这里面有两万块钱,是我这些年存的。本来想着万一哪天李婶来还钱,我就把这个也给她,让她给你攒着。既然你现在回来了,那就直接给你吧。”

小雨愣住了,眼泪再次流下来:“周叔叔…”

“你妈妈是个要强的人,我知道她肯定不会白拿我的钱。”我轻声说,“所以这些年我也一直在等她。只是没想到…”

媳妇在一旁补充:“你周叔每年过年都会往这个存折里存一点钱,说是给你准备的。”

小雨呆呆地看着那个红色的存折,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

那天下午,小雨在我们家待了很久,给我们讲她在国外的见闻,讲她现在的工作。临走前,她答应会常回来看看。

送她出门时,我注意到村口那棵老槐树下,几个老头正打着麻将。有人抬头看了一眼小雨的车,啧啧称奇。阳光透过树叶,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影子。

这个世界上,有些恩情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人这一辈子,能遇到几个真心对你好的人,又能为几个人真心付出?

李婶走了,但她留下的不仅是一个优秀的女儿,还有做人的道理。

晚上收拾东西时,我发现茶几上多了一个精致的盒子。打开一看,是一套上好的茶叶和一张纸条:“周叔叔,这是我从日本带回来的茶叶,听说对身体很好。您和婶婶一定要保重身体。我会常回来看您们的。小雨。”

我和媳妇相视一笑。窗外,夏夜的蛐蛐叫个不停,月光洒在院子里那棵老桃树上,树下放着一个生锈的脸盆,里面泡着几件待洗的衣服。

有些人离开了,但他们的故事会一直留在这个村子里,就像那颗老桃树,年年依旧开花结果。

第二天一早,我在小卖部门口扫地时,发现门缝里塞了一张银行卡。卡上贴着一张便条:“周叔叔,密码是妈妈的生日。这些年您对我们家的恩情,我一辈子都记得。—小雨”

我拿着那张卡,看了很久。最后还是把它收进了柜台最里面的抽屉,和那个红色存折放在一起。

村里的喇叭开始播报今天的天气预报,说是有阵雨。我抬头看了看天,一片晴朗,没有一丝云彩。

这个世界上,有些事就是这样,永远没有标准答案。

几个月后,村里的小学突然多了一个”李雨奖学金”,专门奖励品学兼优的贫困学生。每年都有固定的一万块钱,听说要一直发二十年。

村里人都猜这钱是谁出的,有人说是小雨,也有人说可能是我。但只有我和小雨知道,这笔钱的一半来自她,另一半来自那个红色的存折。

李婶的坟在村后的山坡上,每逢清明,我都会带着媳妇去看看她。坟前总是干干净净的,摆着新鲜的花。

有时候,我会在墓前说说话,讲讲村里的新鲜事,讲讲小雨最近怎么样。虽然知道她听不见,但这样做总觉得她还在村子里,还是那个爱笑的李婶。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过去,村里的电线杆上,那张2013年的春节联欢会海报早已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张崭新的”美丽乡村建设规划图”。

时间真是个神奇的东西,它带走了许多人和事,却留下了更多的回忆和感动。

就像李婶借的那五万块钱,表面上看是一笔债,实际上却是一份珍贵的信任和情谊。有些事情,只有经历了才明白它的价值;有些人情,只有用心去感受才能体会它的温度。

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里,我们常常被金钱和利益蒙蔽了双眼,忘记了最初的善良和纯真。而李婶和小雨的故事,恰恰提醒着我们:人间真情,才是这世上最宝贵的财富。

无论将来发生什么,我都会记得那个跪在我家门口的小雨,记得那个倔强的李婶,记得那个装着五万块钱的旧信封,还有那个红色的存折。

因为这些,才是真正值得我们铭记一生的东西。

来源:白开水聊八卦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