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安‖农家婚庆宴漫笔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0 07:08 3

摘要:这是二人转唱词对农家办喜事场面的描述,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唱词中有个悠,这悠是啥意思?咱把农家婚庆宴从头到尾说个明白,那你就明白了。

【北方都市文化·都市版】第310期“北方都市文化”志愿服务团队举办“华泰石油”杯地域文化、民风民俗文化征文‖李政安‖农家婚庆宴漫笔

网络图片

庄稼院办喜事呀贼啦啦地乐

搭起来凉棚呀支起锅

煎炒烹炸款待宾朋

管吃、管添、管啊管够喝……

要不是心里有事催着我,

我啊,我呀,一连三悠不下桌

…… ……

这是二人转唱词对农家办喜事场面的描述,不知道朋友们注意到没有,唱词中有个悠,这悠是啥意思?咱把农家婚庆宴从头到尾说个明白,那你就明白了。

扶余市居民家办喜事,就是给儿子娶媳妇的婚庆宴。每当谁家给儿子娶媳妇的喜庆之日一经确定,办喜事的东家就会写信或捎信给亲戚朋友,通知他们:某月某日,我家儿子结婚,请届时来喝喜酒。儿子结婚的日子称为正日子,办喜事的人家,称为东家,东家要给前来送亲的女方娘家客、前来贺喜的亲戚、朋友和帮忙的街坊邻居准备丰盛的酒宴。吃婚庆宴席在农村称随礼或坐席。

网络图片

在农耕年代的扶余各地,谁家办事都得借用前后左右邻居家的房屋放餐桌,邻居会给你家提供便利。本屯的年轻小伙伴们会主动前来落忙,就是帮助东家做婚宴的辅助劳动,因为扶余各地有“红白喜事不是一家办的”民谚,就是谁家办事都需要大家帮助,你帮了人家,将来你办事别人才会帮你。东家要指定一个在青年中有威信的人给落忙的青年人分工,带领青年人做好婚宴前的各项工作,乡间称这个人叫忙头,是指挥、调度落忙的人进行工作的。

东家要指定一个见过世面,能说会道,有组织办喜事经验的人为知客人,由他代表东家主持调度婚礼、婚宴的各项工作。

落忙的按照分工,在大门外东侧搭起席棚,这个棚是喇叭棚,就是鼓乐队在这里吹奏乐曲的地方,也是二人转戏班子演出的舞台。

网络图片

在春夏秋三季,天气比较暖和且风和日丽,落忙的在院子里搭起席棚,棚中垒起锅灶,烟囱引到矮墙外,厨师就在棚里煎炒烹炸,做结婚喜宴的菜肴。

落忙的分工端盘子的,要到屯中各家各户去借吃饭的炕桌、头号大瓦盆,农耕时代,人们都在火炕放炕桌上吃饭,因此,谁家办事都要借街坊邻居家的炕桌,落忙的在桌子面的背面用粉笔写上桌子主人的大名,以便往回送的时候一路方便。借给头号瓦盆的人家,一般在盆沿上刻有主人的姓名,没有的,落忙的要在盆底写上姓名。落忙的左肩扛着桌子,右手提着瓦盆,集中到办事的东家家,交给厨房备用。另有几个落忙的挑着水桶,替东家到外屯的赁件铺去挑回东家早已租赁好的家什,主要有上席装菜的蓝边小碗,装菜的碟子,筷子,还有端菜上席用的木制方盘、倒酒的铝壶,碗碟筷子论桌租赁,说明赁几十桌的玩碟和筷子,数好各种家什的数量,写在纸上保存起来,以备送还时,避免出现记忆的差错。租赁回来的碗碟和筷子,交给专门刷洗碗筷的落忙的,刷洗后摆放在大笸箩中备用。

网络图片

落忙的分工挑水劈柴的,到屯中的井沿挑水,把水缸加满,供给洗菜、刷盆碗和淘米用,还要劈木柴,供厨房烧火炒菜。

东家操办喜事的第一天,就是做好各方面的准备工作,厨师在搭好的锅灶上烧水洗菜,烀肉,准备做菜,做饭的师傅淘米做饭,这一天叫做偏席。厨师做出两凉、四热六个菜:凉菜有大拌凉菜和细丝凉菜,热菜有黑白菜、芹菜粉、尖椒干豆腐和高汤炖豆角丝。做饭的师傅用大锅焖高粱米饭或是小米干饭,这可是个技术活,不能夹生、串烟。饭焖得干爽熟透,十分好吃。厨师做好菜后,分别装入备好的大号瓦盆之中,热菜要用盖簾盖好保温。知客人见各项准备工作基本就绪,就把远道而来的座堂客安置好,本屯的亲戚邻里也纷纷落座。就安排忙头组织落忙的放桌子,分筷子、碗,倒酒,准备开席。

落忙的往己端的方盘中码碟子,端几张桌就放几个盘子,然后端到放菜盆的案子上,掌勺的厨师按上菜的次序,把菜盛到碟子中。先上凉菜,供喝酒的客人食用,凉菜上全后才能上热菜,有序进行。

网络图片

前来喝酒的客人,坐在农家的火炕上,一铺炕上放三张炕桌,每四个人一桌。即炕里靠窗台一侧坐六个人,炕沿边一侧也坐六个人。一张桌四个人会推举一个辈份高、年龄大的长者先喝第一口酒,这个人略作推辞,然后端起酒碗喝酒,把酒碗放到他右侧的那个人面前,按逆时针方向轮番喝酒。喝了酒的客人,才能拿起筷子夹菜吃。大家一边喝酒吃菜,一边说话唠嗑,井然有序,非常得体。

无论冬夏,偏席在下午两点钟开席,就此一悠,没有二悠。菜是管吃管添的,就是那个菜上席后还有剩余,可以添一些,和落忙的说加点菜,落忙的到厨房去跟厨师要。三点钟就下席,偏席上完席,厨师就做乐队师傅、家人、落忙的人吃的宴席,偏席一结束,落忙的就会捡桌子,把碗、筷子端回刷碗处,把桌子擦干净拿到室外备用。屯中有个别的人,迟迟喝不完酒不下桌,人们说他们恋桌子,意思是想接着喝二悠,有时知客人过去一让,他果然坐过来喝二悠。就是本文开篇唱的那种人,人们管这类人叫“连坐”,讽刺他不自重,有失身份。

东家雇好的鼓乐队早已在门外的喇叭棚里吹打弹拉,演奏起乐曲,在扶余各地,人们把操办婚丧嫁娶的事宜叫做办事,尤其是操办婚宴,无论东家贫富,都要雇请鼓乐队营造氛围,把喜事办出响动来。

这是扶余民间的一种风俗,办喜事都要请鼓乐队热闹一番。家境贫寒的小门小户,也要请一伙职业的鼓乐班,在迎亲时吹吹打打。如果是在结婚时没雇鼓乐班的,往往会成为男女双方终生的遗憾。妻子会经常抱怨:我过门子时,赶上接寡妇啦,花轿没坐着不说,连点响动也没有。为啥?还不是汉子家穷得叮当山响,办不起啊!在旧社会的民间,只有娶寡妇才没响动,叫做接寡妇。旧社会里,女人死了丈夫,被称为寡妇。这寡妇不管怎么年轻,日子多么艰难,也不能改嫁,要守寡三年。寡妇家困难多,逼得寡妇走道即改嫁,自然得悄悄的进行,临走的时候还不能走房门,要跳窗户迈出这个家门。当然不能大张旗鼓地操办,只能悄没声地进行。

农耕年代扶余居民给儿子操办结婚的喜事,称娶媳妇,男方家一般要办置两天。第一天的下午,称为聚落忙的。操办喜事的东家,正式开始操办喜事的准备工作,落忙的来到东家家,在忙头儿分配、调度下,开始搭席棚,席棚有供厨师制作宴席菜肴用的厨灶棚,需要在棚内搭锅台、棚子外垒烟囱。还要搭鼓乐班吹奏用的棚子,称为吹播棚。落忙的还要到赁件铺租赁酒宴用的盆碗碟筷、酒具方盘等家什,到屯邻家借桌子、板凳。鼓乐班则根据东家到鼓乐班预定的日子,在这一天下午到东家的大门外搭设的鼓乐棚中,开场演奏,吹拉弹唱、锣鼓喧天地演奏,即兴开始,直至掌灯时分,这个过程叫响棚。

第二天,是办喜事的正日子,迎娶拜堂。新娘家来送亲的马车,载着新娘子和娘家来的管饭客,到了新郎家所在的屯子头,早有知客人和落忙的在这里迎候,简单寒暄过后,落忙的牵着里套的马笼头在前面带路,向东家的院落走去,路线是早已设计好的里磨弯,到了门前,就有落忙的点燃了鞭炮,乐队更加起劲地擂响锣鼓,停车处,新郎的姐夫背着装有高粱的口袋,放在车边,新娘下车时要踩着高粱口袋下车。

鼓乐队的喇叭吹奏起《小开门》曲牌,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和新郎一道走上红毡,进院去拜天地。在礼仪桌前肃立,鼓乐队这时高奏《水龙吟》,司仪的指挥一对新人,高声喊喝:“一拜天地,新人面南行礼);二拜高堂,新人给坐在礼仪桌后的父母公婆行礼;夫妻对拜,礼成——送入洞房!”乐队吹奏《小抱龙台》,新郎用红丝绦牵着新娘,新娘在伴娘的搀扶下,走入新房。站在两旁的小叔子们用高粱粒抽打新娘。

新娘进屋后,伴娘帮她脱鞋踩着炕沿下的高粱口袋上炕去坐福。坐福完毕,鼓乐队演奏《万年花》和《三不应》,落忙的开始给餐桌放筷子、倒酒,准备开席。婚宴的菜一般是六顶六,即十二道菜,也有八顶八,即十六道菜。头悠,即第一拨酒席,要先可外屯来的宾客坐下,他们都是亲戚,远道而来随礼,到来时和东家短暂问候一下,东家就送他到迎宾室,俗称账桌子写礼金,交给知客人安排坐席的位置。十一时左右,宴席就开始了,一个落忙的端两个屋六张桌的菜肴,从厨房端到坐席的屋中,如果是娘家客的桌子,忙头早就安排了年轻的媳妇接菜并放到桌子上,她是伺候娘家客人的。不是娘家客人的桌子,也由这房子的女主人传菜。

总之,会把来客安排妥善。娘家客即管饭客专屋设席,专有能说会唠、善于饮酒的人作陪。一切准备就绪,知客人通知厨师、忙头开席。宴席有条不紊地上菜,上第五、六道菜的时候,知客人就带着新郎敬酒拜席,到送亲的娘家客的席上认亲和敬酒,新郎走进那个屋,鼓乐班的喇叭就在那间房的窗户下对着窗户吹奏《海青歌》曲牌,欢快而热闹,新郎诚恳敬酒,知客人美言相劝,更有美妙的唢呐曲在催促,能饮酒的客人是不会推辞的,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新郎拜席后,厨师来到招待娘家客的宴席桌,献上特别制作的赏菜,娘家客中的主持人代表娘家给厨师赏钱,厨师给娘家客倒酒,敬酒并陪饮一杯,大家掀起个喝酒的高潮……

新郎家招待来送亲的管饭客、前来贺喜随礼的亲戚朋友,热情而周到。管饭客吃好喝好后就到新房聚齐,看一眼新娘和家具,并和亲家话别,知客人这时会告知忙头安排人去给娘家客套车,新娘子也要下炕送别来送亲的娘家客,知客人把新郎的弟弟(堂弟、表弟均可)叫来,叫他拉一下新娘子坐着的褥子。知客人朗声喊:小叔子拉一把,过日子又有骡子又有马。新娘子机智地欠一下身子,否则会被小叔子掀翻。新娘子下炕和娘家客话别,娘家客到院外门前上车,新娘子是不能出屋送客的。乐队的唢呐吹奏起《老奋韵》曲牌,送亲的车启动,唢呐声戛然而止,鼓乐班的演奏至此结束。

落忙的把头悠的残席撤下,准备放二悠宴席的桌子。二悠席所有的客人,包括鼓乐队和家人,这一悠全部坐席吃宴席,鼓乐队吃完喜宴就要去下一个办喜事的人家去响棚。家人吃完饭要,伺候落忙的、厨师、知客人吃宴席,借以答谢众人鼎力帮忙,新娘子要在洞房的屋内伺候大家吃喜宴。家人们伺候落忙的等人吃过宴席,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落忙的要把借的桌子、盆子给屯邻还回去,租赁的碗筷、方盘、酒壶等给赁件铺送回去,并把东家拿的租赁钱交给赁件铺。

作者李政安

作者简介:李政安 ,扶余市人,松原市作协会员,扶余市税务局退休公务员,中共党员,2024年入选《松原文化名人名录》。文学作品有《文化吉林•扶余卷》《阿骨打和大金碑》《生产队时那些事》出版发行。部分作品入选松原市文化馆编辑的《松原记忆之童年游戏》《松原记忆之民间故事》《松原记忆之民俗风情》。长篇小说《犁耕荒原》、民俗散文集《扶余风土人情荟萃》及百余篇散文、小说见诸报刊网刊。

图片来自网络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文学顾问:吉振宇、金巍

采风顾问:沈凤祥、王国发

国学顾问:沈洪友、侯玉田

艺术顾问:张桂芝、赵昕、王桂芬、耿明

评论顾问:姚宗希、傅宝魁、王凤岐

总顾问:李明军

总编辑:张晓彦

执行总编:沈树立、周昌龙

主编:吴玉梅、吴垚、王国琦、王迪

副主编:徐丽、杨晓梅、柴丽岩 、贾春晖

主办单位:

松嫩流域文学社

北方都市文化编辑部

协办单位:

松原市残疾人联合会

松原市文艺志愿者协会

松原市电影电视艺术家协会

松原市宁江区作家协会

松原市女摄影家协会

松原市民间文艺家协会

吉林油田文联、体协

金秋俱乐部

吉林油田松原采气厂

吉林油田消防支队

吉林油田供电公司

松原之声朗诵艺术团

《朗读者》读书会

东镇广播剧社

吉林龙华传记文化工作室

松原文昌社传统文化志愿者

查干湖散曲社

投稿邮箱:Limj967@163.com

本期编辑 张晓彦

本期编审 王国琦

来源:北方都市文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