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第一个突出特点是凌晨降雪,算是小中雪,应了三月初一雪打灯(夜间降雪)。清晨推窗,看到大地白茫茫一片。10时进园,背阴处菜地里的雪也还没化。农谚说,清明断雪雪犹见,谷雨断霜霜还来。春分节气末,还有6天清明交节,降雪,不算极端天气,没啥奇怪的,但是,这场降雪,当地
初一降雪刮北风,农谚不信也须防,我有4条君且记——种地之苦之乐,不是你想象的那样(298)
昨天农历三月初一。围绕三月初一这天雨雪阴晴天象,老祖宗留下了很多条农谚。
且看我所在地区昨天气象,有三个突出特点,都可与相关农谚呼应——
昨日晨5时隔窗手机实拍
第一个突出特点是凌晨降雪,算是小中雪,应了三月初一雪打灯(夜间降雪)。清晨推窗,看到大地白茫茫一片。10时进园,背阴处菜地里的雪也还没化。农谚说,清明断雪雪犹见,谷雨断霜霜还来。春分节气末,还有6天清明交节,降雪,不算极端天气,没啥奇怪的,但是,这场降雪,当地气象部门没有预报,属于老天突发奇想说降就降,给人降了个猝不及防。
昨天上午手机实拍
关于三月初一降雪,有这样几条农谚需要关注:
三月初一降雪,农家地头发愁;
三月初一雪临门,青菜瓜果要倒霉;
三月桃花雪,夏收麦子瘪。
以上农谚,各地表述不同,意思相近。
还有3条农谚说:
三月初一天儿不好,这月晴天一定少。
三月怕初一,天旱卖儿妻。
三月初一雨,瓮里麦生虫。
三月初一降雪,虽说合乎规律,却也不能说是好天儿。又,雪也是雨,都是天水。据这3条农谚,那就该预防春天干旱,提防夏季麦收前后多雨。
第二个突出特点是,昨日虽说凌晨有雪,白天却是一直晴天丽日,但北风很大,由于凌晨有雪,白天北风,天气寒冷。
有3句农谚说三月初一这种天象:
最怕三月初一晴,这月无雨天要旱;
三月初一刮北风,阴冷不定莫减衣。
三月初一雪打灯,当月少不了刮北风
雪打灯,是夜间需要掌灯时下雪。而农家掌灯,就在一早一晚。这场降雪来自凌晨,属老辈子所称下半夜。当然,如果是当夜上半夜降雪,那也不是三月初一降雪了。可这场雪,好像就是来应这农谚的。再查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果然,西北风,而且是5级以上西北风天气,可是真不少呢。都春分了,西北风不断且还烈着,不大正常啊。
第三个突出特点是,春分天气如度夏,忽然一夜又入冬。
前几日,我们这儿连续6天气温骤升,路人很多都穿上了短袖薄衣,整个一初夏节奏了。可就在进入农历三月前两天,又忽然入冬。三月初一凌晨,更是北风裹挟没见预报的中小雪,竟把大地染白,清晨五点起床,看到窗外一地积雪。尽管气温没有跌破零度,却是西北风呼啸,风力到下午达到5级以上。真的有从夏天忽然又入冬的感觉。
春分天气如入夏,忽然一夜又入冬,这意味着,这个春天,会有多次倒春寒天气。另有一句相关农谚说:“三月初一寒,当春北风频。”
综上,据农谚,这个春天往后的日子,当会阴晴不定,风大天冷,多旱少雨……而多雨季节,可能留给了麦收以后。查未来15天的天气预报,这样15天,还真是这样。
春天风大少雨,本也正常,春风不刮,萌芽不发嘛 ,春雨贵如油嘛。可这阴晴不定,北风频仍,多有倒春寒天气,却又不算是正常了。
如今工业化城市化步伐神速,高楼高囱林立,大气环流颇受了影响,有些农谚也不是那么准成了。可这三月初一有这么多异常应时,还是该早做预防。
1、预防仲春季春干旱,田间地头机井池塘该备机备机,该清淤清淤,早下手有计划安排开源节流蓄水,做好春天耕播大忙季节抗旱准备,那才是牢棒主意。
2、种青菜,怕风怕旱的,能等的就等,能省的就省,等不得还想种的,不误农时,就开浅沟或起垄播种。
我今年早早播种了茼蒿和其它一些小青菜,平畦播种,用覆毯保温保湿法催萌,茼蒿3天前就出苗了,可到昨天才掀去覆毯,前两天,天太冷北风一个劲呼啸,怕掀去毯子,小苗被寒风摧毁了啊!
开沟播种
平畦播种
可昨天掀开专用覆毯,不得不掀了,小苗已经细茎蹿高了,就一天这寒风,肯定有些苗要毁掉。还没种小青菜的,就别平畦撒播了,采用沟播,开浅沟沟底播种,或起垄,在垄底播,两旁有点挡墙,总是能给小苗抗风保温增加几分保险系数。
3、覆膜覆毯覆草要用上。农时误不得,比如计划中的种土豆芋头,都该种了。特别土豆,生长期一定,到适温期就须采收,种晚了就一定会减收成。这两种作物,不限这两种,为防寒、旱和风干,就不妨深植、覆膜或覆毯覆草法都用上。
专用毯已经用了5年了
4、芽苗盖顶肥要及时喷淋。不管啥作物,没有条件也要创造条件,小苗一出,就喷淋盖顶肥,以后隔个五天六日再喷淋芽苗叶面肥。芽苗吃好吃饱,养分足全,风寒能抗。
暂说这些,我须赶紧进园,护苗去!(待续)
来源:可靠河流AT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