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父母生不出儿子的何家,身为老大又自小懂事的她剪去长发,承担起长女的责任。
热播电视剧《六姊妹》中的何家丽是这样成长的:
在父母生不出儿子的何家,身为老大又自小懂事的她剪去长发,承担起长女的责任。
一心为姐妹们谋划,却一直被误解,她把委屈都咽进肚子里,不争抢也不计较。
当得知一直对她有敌意,还把她算计得不得不搬出老宅的家喜患白血病时,她毫不犹豫地选择捐骨髓救人。
她对侄女说:“别学我当‘大家长’,要学我怎么当‘自己’。”
尽管她为家庭付出了很多,但在内心深处,她从未放弃自己。
刚经历下岗的她,蹲在味精厂门口啃冷馒头。
耳朵里钻进的是女工友失望的哭喊:“没男人养,这日子怎么过?”
可何家丽没有,她转身去寻找新的机会,去摆摊,去创业。
何家丽从来都不靠别人,而是用行动诠释了女人的韧性。
作为一个女人,外貌并不是绝对的,真正能打动人的,从来都是由内而外的精神状态。
女人最好的精神长相,不是美貌,不是贤惠,而是自给自足。
金钱物质上的自给自足
曾在某平台看到@中山阿琳的生活视频,阿琳是一位90后单亲宝妈,离婚后带着女儿在广东生活。
她创业投资进军早教行业,却亏损50余万元,负债一身。
为了不让女儿跟着她受苦,也为了尽早还完债务,阿琳开始跑滴滴。
女滴滴司机不好做,经常会遇到带有偏见的客人,受到莫名的轻视,但阿琳都坚持了下来。
当别人觉得开滴滴太辛苦时,她却觉得靠自己赚钱,辛苦很值得。
靠着跑滴滴,她在广东买了车和房,在离婚三年后她和女儿再次有了新的“家”。
还清债务后,新生活已然向她招手。
很多时候,金钱上的自给自足,能给与女人好好生活下去的勇气。
哪怕婚姻不幸,哪怕踽踽独行,哪怕拖儿带女,只要能赚钱,就有向前走的力气。
年轻的董明珠,在丈夫突然病逝后一度陷入困境。
那时她既要独自抚养儿子,又要偿还丈夫欠下的债务。孤儿寡母,行路艰难。
但董明珠很清醒,想要和儿子好好生活下去,她必须解决金钱问题。
于是她应聘进入格力电器当基层销售员,解决了重重困难,凭借着独创的“先款后货”销售模式,成为优秀的销售员。
2012年,董明珠凭借着出色的能力执掌格力集团。
2023年,在她的带领下,格力电器营收已经超过了2000亿元。
董明珠的成功不仅仅在于格力的成功,更在于她重新定义了女性独立和话语权。
《2024中国女性财富报告》曾指出:经济独立女性的抑郁率低于38%,婚姻满意度高于52%。
当金钱上达到自给自足,女性会更有机会去发挥自己的才能,做想做的事。
经济自由,让女性拥有了更多的选择空间。
银行卡余额每多出一位数,人生就多出一种可能。
心理韧性上的自给自足
1969年,屠呦呦正在做抗疟药物研究。
当时行业内正流传着“中医不科学”的传言,很多人对此坚信不疑。
面对这种质疑,她没有急着辩解,也没有人云亦云,而是坚持做自己的跨学科研究。
中医古籍《肘后备急方》中,有“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的记载。
她清醒也坚信:真理藏在历代研究的典籍里,而非大家的偏见中。
在仔细研读典籍后,她又在科研中创新思考,最终使用乙醚低温萃取法提取,研究取得突破性进展。
面对质疑,她坚持自己的观点和选择,最终拯救数百万人生命。
女人要想过得好,一定要有足够的心理韧性。
当外界充满不确定的声音时,能坚信自己的选择;
当外界都是反对与阻碍时,能扛住压力;
当外界缺少反馈时,能给自己肯定。
很多女人的一生,都活在别人的评价里。
小时候做个懂事的乖乖女,长大了找个“好工作”,结婚后相夫教子,做个贤妻良母。
仿佛无论何时,都在做“对的事”,从不敢提出与众不同的想法和建议。
而心理韧性足够的女人,内心会无比强大。
她们有自己的生活智慧,从不为一时一刻的低谷而绝望放弃。
《哈佛商业评论》中曾给出数据,能清晰地识别PUA和道德绑架的女性,在职场的晋升速度会快27%。
真正的清醒,是知道金钱买不断命运,旁观者的评价催不熟人生。
自我认同上的自给自足
上海复旦大学女教师陈果,是学生们公认的女神。
她的一些观点,对学生的价值观影响很大。
人们通常觉得,女博士都是书呆子,性格教条、死板、无趣。
陈果却不是这样。
她除了学习,还会做很多让她感到快乐的事。
学生时代,陈果是学习标兵,连续五年拿奖学金。
联欢会上,她可以跳魅力四射的热舞。
身材高挑、样貌出众的她,还给大刊《ELLE》做过模特。
知乎上有一位答主@Purple Rain,分享了自己上课的感受。
她说一些人认为陈果讲课是在灌鸡汤,但她的有些话说出来,真的会影响人很久很久。
而且陈果和学生们的关系都很好很好,不只在课堂上,也在生活中。
撒贝宁在《开讲啦》中,曾经问陈果:“哲学女博士会担心自己嫁不出去吗?”
陈果毫不避讳自己至今未婚,却毫不着急的状态:
“有成见的人通常不会要我们这种人,但是我觉得心胸豁达的人,他可以接受所有人。”
她还说,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个职业,应该限制你的情感生活。
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喜欢听她的课,喜欢她的观点。
因为她身上总有一种强烈的自我认同,不自怨自艾,更不会降格以求。
当年叶嘉莹先生在加拿大UBC大学用英文讲授中国古典诗词时,有人提出让她简化文化内涵,要迎合西方审美。
这一提议被她果断拒绝。
在往后的时间里,她一直在为传播古典文学努力,为文化传承努力。
2018年,她将3500余万元积蓄捐设南开大学“迦陵基金”,很多人说她傻,但她说“我的莲花总会凋落,我要把莲子留下来”。
她在遗嘱中要求,这笔基金不建大楼,只资助最冷门的词曲学研究。
对她来说,诗词研究有真正的价值,文化传承应该在当代血脉中流动。
《新周刊》曾发布了对日韩和中国女性的调研:中国00后女性有“自我实现”的需求,已经超越婚恋需求,占比达68%。
女性需要自我认同,需要情感自主,需要精神自由。
生命短暂,时光有限,内心的笃定,和认同感上的自给自足,更能让人生熠熠生辉。
写在最后
女人最忌讳的,是困在角色里,只能做别人的依附,陷在狭小的空间里。
正像作家张燕霞在《女人有底气才从容》书中说的:
“自由、从容、淡定、优雅都源自独立,独立让你不依附别人,不恐惧未来,独立就是你永远受用不完的底气。”
女人最好的精神状态,是独立自主,是自给自足。
独立而不孤傲,柔软而不脆弱,清醒而不冷漠。
既不依附于他人,也不困囿于自我。
活成自己的靠山,才接得住命运美好的赠予。
来源:涂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