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海阳所镇李家村,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云志功不可没。多年来,李云志以创新思维和真抓实干的精神让李家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带领村民们踏上了致富之路。
在海阳所镇李家村,一幅生机勃勃的春耕画卷正在徐徐展开。而这繁荣景象的背后,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李云志功不可没。多年来,李云志以创新思维和真抓实干的精神让李家村特色产业“多点开花”,带领村民们踏上了致富之路。
当下正值春耕春种的关键时期,李家村木耳种植区内,村民正在为木耳菌棒进行机械打孔并有序摆放,为木耳的成长创造良好条件。
“我们今年预计种植200多亩木耳。其中,有9个木耳大棚,露天种植面积接近30亩。这段时间,就开始陆续挂棒和摆棒了。” 李云志介绍道。
除了黑木耳产业,旱稻作为合作社收入的重要支柱之一,也已全面开启播种,李家村产业发展已然呈现出多元繁荣的景象。别看现在李家村产业多点开花,但在2020年前,李家村产业结构还较为单一,主要依赖土地种植和海洋资源。
“我们考虑到,老百姓岁数普遍较大,撂荒地挺多的,所以就成立了合作社,把老百姓的撂荒地流转过来。我们当初就是抱着这一个目的——给老百姓解决撂荒地耕地难的问题。” 李云志说道。
流转村民手中的撂荒地,是迈出产业振兴的第一步。为了找到适合村子发展的产业项目,李云志带队到黑龙江、吉林等地考察,确定发展黑木耳这一产业。为此,李家村组建了乳山市塔岛湾农业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利用废弃校舍这一闲置资源种植黑木耳,成功创建“全国首家高钙木耳培育试点基地”。
黑木耳产业成功后,李云志又试种旱稻,并种植小麦、玉米等作物,种植总面积达800亩,年收益达80余万元,不仅有效解决了村民撂荒地的难题,还为壮大村集体经济、增加村民收入提供了保障。与此同时,李云志重视品牌化运营,抢先注册了 “万户李” 品牌商标。如今,“万户李” 品牌在市场上知名度不断提升,产品供不应求。
产业的兴旺发达,实实在在地充实了村集体的 “钱袋子”,也让村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于美玲谈及这一切,满是感激之情。“多亏俺有个好书记!他带头搞种植,旱稻、大豆,反正是五谷杂粮都有,还有露天和大棚木耳。出了这么一个好书记,俺老百姓跟着享福了。” 村民于美玲说道。
要让产业持续发展,就得拓展产业链,寻求新突破 。村民的肯定和期许,时刻激励着李云志。他引入全自动碾米机,大大提高了旱稻加工的效率和品质,同时,搭建直播平台,借助网络直播带货这一新模式,准备将村里的优质农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谈及未来规划,李云志满怀信心地介绍道:“接下来,我们打算进一步利用好旱稻加工车间和直播平台,同时全力推进相关证件的办理工作,确保所有手续齐全合规。如此一来,我们不仅能够保障产品高效、顺利地生产出来,更有信心凭借优质的产品与完善的销售体系,打开广阔市场,实现产品畅销,为村集体和村民带来更为丰厚的收益 。”
来源:母爱圣地美好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