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部一号公案!1998年吉林“10·14”软卧特大凶杀案侦破始末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0 08:34 3

摘要:时针指向午夜零点,列车驶过辽阳车站,3号软卧包厢内的一名旅客从餐厅回来,刚打开包厢门,一幕可怕的景象伴着一股血腥气味儿映入他的眼帘:左侧下铺的旅客正“蒙头大睡”,身上插着一把剔骨刀,地板上淌满鲜血,上铺的两位旅客则不知去向……

1998年10月14日午夜,吉林开往大连的634次旅客列车在广袤的松辽平原上飞驰。进入夜间行车后,旅客们渐渐进入梦乡。

时针指向午夜零点,列车驶过辽阳车站,3号软卧包厢内的一名旅客从餐厅回来,刚打开包厢门,一幕可怕的景象伴着一股血腥气味儿映入他的眼帘:左侧下铺的旅客正“蒙头大睡”,身上插着一把剔骨刀,地板上淌满鲜血,上铺的两位旅客则不知去向……

这名旅客马上找来列车上的乘警。“蒙头大睡”的旅客已被人杀害,身中11刀,随身携带的物品和衣物也被洗劫一空。乘警立即封锁了3号软卧包厢,并迅速与沈阳铁路公安局和沈铁吉林公安处取得联系。

刑侦、技术人员闻讯后,迅速在鞍山车站登上仍在行进中的列车,对现场进行了详细勘查。

被害人名叫许银,36岁,吉林轻型车厂销售处驻武汉办事处负责人,当晚从吉林市乘火车到大连签订一份销售协议。

清点许银随身携带的物品,除了2万余元现金、2部“摩托罗拉”手机和1个“松下”BP机被抢之外,就连身上穿的“森达”牌高级皮鞋、西服、衬衣等随身物品也被洗劫一空,总价值3万余元。

图财害命是不容置疑的事实,同车厢的另两名旅客具有重大作案嫌疑。

案发后,两名旅客早已逃之夭夭。

从发案时间和地理位置判断,两个可疑人极有可能在辽阳车站下的火车。由于乘车前没有登记,查访起来特别困难。女乘务员回忆,这两名旅客一高一矮,一胖一瘦,高个的瘦子年龄大约45岁,矮个的胖子年龄不到30岁。半小时前,她到3号包厢查票时,两人还在里面,高个子男人将她堵在门口,没让她进去。她向里面望了望,没发现可疑情况,就出来了。

此案是新中国成立以来首例发生在旅客列车软卧包厢内的特大杀人抢劫案件,引起了铁道部公安局和公安部的高度重视,纷纷作出指示,要求全力组织侦破。

沈阳铁路公安局刑侦部门会同沈铁吉林公安处经过仔细勘查现场,获取了极有价值的痕迹物证。调集全局10个公安处展开调查,将吉林和辽阳两地作为主战场,同时,向全国各兄弟省、市的同行们发出了数万份协查通报。

就在铁路公安机关全力组织破案的同时,被害人的家属聘请吉林市北方律师事务所的高级律师,以意外人身伤害为案由,将沈阳铁路局告上法庭,要求获得高额的经济赔偿。一年后,经沈阳铁路局运输法院开庭审理,被害人家属获得15万元经济赔偿,成为全国首例旅客遇害后获得的高额经济赔偿案件。

由于上述两个首例,引起了全国各大新闻媒体的极大关注。《羊城晚报》率先发表专访。随后,全国各大媒体也相继报道,在社会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此案久侦未破,公安机关的压力越来越大。案发后,铁道部公安局将此案列为全国1号公案。

为预防此类案件的再次发生,1999年,铁道部专门发出了《关于旅客购买列车软席客票必须持有个人身份证的通知》。在发案后的2年零7个月时间里,铁路公安部门全力以赴侦破此案,足迹踏遍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查阅了全国无以计数的犯罪资料,耗费的经费就达70余万元,但一直没有突破性进展。

2001年4月,公安部再次将“10·14”案列为重点督办案件,层层下发协查通报,要求各地公安机关结合日常工作,适时展开破案攻势。

5月10日,吉林市公安局刑警支队接到省公安厅刑警总队及科技处转来的督办案件协查通报,同时,接到了犯罪嫌疑人遗留在现场的痕迹物证。为提高刑侦工作的科技含量,半年前,吉林市公安局投入150余万元购置了先进的科学检测仪器,如今终于派上了用场。

“有了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只要犯罪嫌疑人在吉林地区,就保证插翅难飞!”刑警支队宋有生支队长立即对犯罪情报资料科科长张捷下达任务:“利用高科技手段对‘10·14’案件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进行计算机处理,并对全地区现有储存的犯罪资料进行全面的检索和排查。”

接受任务后,张捷和他的助手曹禹一起,利用先进的科学检测仪器,连夜对全市数万份犯罪情报资料进行检索。经过检索、比对,两人惊喜地发现,全市竟有7个人的犯罪资料与“10·14”督办案件现场痕迹物证接近。

通过进一步筛选、比对、鉴定这7份犯罪资料,张捷、曹禹终于作出了科学认定:“10·14”案件现场遗留的痕迹物证,系永吉县五里河镇五一村10社农民梁世广所留。

两人抑制不住心头的兴奋,立即将认定结果向上级领导汇报。

市公安局局长、刑侦副局长听取汇报后,指示刑警支队:“立即调集精干警力,迅速摸清梁世广的具体地点,适时组织抓捕,尽早突破此案。”

按照市局领导的部署,支队长宋有生指派副支队长孙伟带队,抽调专案三大队副大队长王远征等6名侦查员组成专案组,连夜赶赴永吉县,对梁世广展开全面调查。在永吉县公安局的大力配合下,专案组通过管段民警迅速摸清了梁世广的基本活动情况。

梁世广,绰号“老五”,1972年1月20日出生,住永吉县五里河镇五一村10社,是街面上出名的“小混混”,整天出入复杂场所,到处惹是生非。

1996年6月,梁世广在五里河街内的“正达演歌厅”故意挑起事端,用匕首将本镇农民沈大旺刺伤。案发后,梁世广逃到外地,被永吉县公安局上网通缉。

通过进一步工作得知,梁世广在吉林市有7个直系亲属,其六弟在江南某洗浴中心当服务生。几年来,梁世广就是靠这些亲属做庇护,在市内租房隐藏,以干临时工为生。

继续在五里河镇逗留已经没有意义,孙伟率追捕组连夜从五里河镇撤回吉林市,围绕梁世广的亲属和接触人员展开工作。

要想尽快摸清梁世广的居住地点和活动场所,必须从他的亲属和接触关系身上打开突破口。孙伟决定采取迂回战术,对其亲属、接触关系展开秘密调查,做细致的说服教育工作。

根据获取的可靠情报,孙伟将侦查员分为两个组,在梁世广经常活动的场所秘密潜伏、张网以待。同时,以处理沈大旺伤害上访案件为由,反复对其接触关系进行思想教育和动员。

5月11日上午8点30分,梁世广的一个朋友来电话说:“老五前几天还上我家来过,打个转儿又走了,上哪儿了也没太细问,但能打听到。”他向孙伟保证,立即帮助专案组了解梁世广的下落。

上午10点30分,孙伟再次接到关系人的电话:“如果找到梁世广,能不能将沈大旺的案子化解?”

孙伟当即约他见面详谈,关系人得到满意的答复后告诉孙伟:“梁世广在船营区欢喜乡远达采石厂干临时工。”

获得这一重大线索,孙伟立即带领王远征等6名侦查员,驾驶一辆地方牌照的面包车,火速赶到远达采石厂。

正在采石厂干活的梁世广发现情况不妙,逃跑已经来不及,前面已被警察团团包围,身后是悬崖峭壁,只好束手就擒。

梁世广做梦也没想到,3年过去了,警察会在茫茫人海中将他“抠”出来。审讯室里,他仍妄想蒙混过关:“我有罪,不该在演歌厅动刀伤人……”

“演歌厅的事儿不用再说了,谈一谈火车上的事儿!”孙伟适时给他施加压力。

一听到“火车”二字,梁世广的脸色立刻变得煞白。不到两个回合,他便败下阵来:“案子是我和张贵春干的,他是主谋,我是胁从。”

梁世广交代:张贵春,50来岁,家住桦甸市白山镇,刑满释放后始终在外地流窜,居无定所。

追捕组迅速与桦甸市公安局松花江分局和白山镇分局取得联系,调查了解张贵春的详细资料。但查遍了所有的户卡和人口档案,均无其人,追捕工作陷入困境。

“要找到张贵春的下落,还得在梁世广身上打开豁口。”孙伟决定,“再次提审梁世广!”

经反复进行政策教育,梁世广猛然想起:“去年农历四月初八,张贵春上吉林北山逛庙会,到我在林家沟的住处找过我。不巧那天我没在家,他给我留下一个电话号。”

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追捕组立即押解梁世广赶赴林家沟。在梁世广家中,终于找到了那本记录张贵春电话号码的通信录。

在邮电部门的配合下,专案组查明:这个号码是磐石市取柴河镇的一部住宅电话。

专案组立即将此情况通知沈铁吉林公安处。双方会合后,连夜驱车赶往取柴河镇。在当地派出所和刑警中队的配合下,查清了电话主人的家庭情况。在排除这家主人的作案嫌疑后,专案组兵分两路,一边对住户周围的自然环境进行详细调查,一边秘密调查附近有无张贵春其人。

附近邻居都不认识张贵春。

此时,已是深夜,专案组决定秘密接触电话主人。

电话的主人是一对夫妻,性格挺爽快,尤其是女主人,快言快语地说:“张贵春?有这么个人,50来岁,瘦筋嘎拉的,大高个,就住我家前院。老家是桦甸白山镇的,来取柴河买房子时间不长。”

侦查员们一听,自然情况和体貌特征极其相似,不由喜出望外。孙伟决定,立即围捕张贵春。

此时,已是深夜10时30分,寂静的旷野,没有一点儿人声。为防止惊动张贵春,王远征将6名侦查员分成3组,悄悄摸进张贵春的院内,没想到,他们的行动还是惊动了几条野狗。

随着几声狗叫,正在看电视的张贵春警觉起来,他拉亮门灯,鬼鬼祟祟地向外窥视。侦查员们急忙闪身潜伏在阴暗处。

见几个人影闪到墙边,张贵春预感到大势已去,“呼”地从屋里夺门而出,恰与侦查员们相遇。张贵春企图负隅顽抗,被侦查员们牢牢按倒在地。

自知末日来临的张贵春喃喃地说:“是火车上的案子犯了。我知道早晚有今天。我兜里有30块钱,请交给我女儿。我整日提心吊胆地生活,如今终于解脱了。”

在他家里,侦查员们搜出了被害人穿的“森达”牌皮鞋和西服、内衣等赃物。

张贵春说:“抢来的钱花光了,手机卖掉了,这些衣物,我平时舍不得穿,只有过年的时候才穿几天。”

审讯工作进展得很顺利,张贵春自知掩盖不过去,全部“竹筒倒豆子”了。

1969年,张贵春因强奸罪被辽宁省怀仁县人民法院判处有期徒刑6年,因脱逃加1年。1982年春,张贵春又因强奸罪被辽宁省营口市人民法院判处4年有期徒刑。

出狱后,他在大连市旅顺口一砖厂打工,与当地妇女周桂珠结婚。1998年,妻子因病故去,他变卖家产,投奔永吉县五里河镇的舅舅家,在舅舅承包的林区当更夫。在此期间,张贵春认识了梁世广,两人交往甚密。他看梁世广爱打架斗殴,而且心狠手辣,便想拉拢梁世广一起抢银行:“人活一辈子,也就整个十万八万,如果抢正了,整个四五十万,这一生就够过了。”

梁世广被他说得心动:“有这事儿我也干。”

梁世广担心抢银行风险太大,张贵春便说:“我在大连待的时间挺长,一路上的情况我都熟,不如抢火车上的软卧包厢,坐得起软卧的都是大款……”

两人商定后,张贵春谎称到大连要账,从梁世广的六弟手里借了700块钱,买了两张开往大连的软卧车票和两把剔骨刀。

10月14日,两人佯装素不相识,分别乘上634次旅客列车。来到3号软卧包厢后,见只有左侧下铺一个人,不由喜出望外。火车驶过清源车站,下铺的那位旅客脱下衣服,倒头大睡,不一会儿便发出均匀的鼾声。

张贵春示意梁世广动手,梁世广身上发抖,不敢下手,张贵春就说:“你不动手,就整不来钱,今后哪有好日子过?”说完,两人就用被子捂住那人的头部,用剔骨刀对准那人的肚子一阵乱捅,直到将其捅死。

他们将死者随身携带的物品悉数翻出,装进衣袋。临逃离前,张贵春又将死者的皮鞋换在脚上,抢走死者随身衣物。

两人在辽阳站下了火车,又连夜坐出租车返回吉林市。张贵春将抢来的现金分给梁世广2500元,其余全部独吞。

回到吉林市后,张贵春天天下酒店泡小姐,出入高消费场所,抢来的钱很快花光了,就又开始选择新的作案目标。

2000年夏天,张贵春独自一人流窜到永吉县口前镇伺机作案,发现一名中年妇女在河边洗衣服,便以喝水为名,将其骗到屋内,抢得几十元现金后,欲行强奸,由于被害人奋力反抗,张贵春仓皇逃跑。

张贵春的妻侄在大连市金州湾做钢材生意,在当地很有名气,他几次预谋杀人越货,但都没得逞。春节后,他先后两次到大连踩点,昨天还准备动身去大连,没想到今天就末日降临了。

吉林市公安局从接到省厅协查通报到最后一名凶手落网,仅用24小时便破获铁道部一号公案。

5月15日,沈铁吉林公安处的领导专程到吉林市公安局表示感谢,并办理了犯罪嫌疑人张贵春、梁世广的移交手续。

至此,这起轰动全国的旅客列车软卧包厢特大杀人抢劫案画上圆满句号。

来源:路之意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