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淮安市淮阴区左岸王府小区热闹非凡,军地联合将立功受奖军人吴新宇二等功喜报敲锣打鼓送上门,为军人军属佩绶带、戴红花、照合影、宣读喜报,沿途群众云集点赞,纷纷送上祝贺,热烈的掌声不绝于耳。
近日,淮安市淮阴区左岸王府小区热闹非凡,军地联合将立功受奖军人吴新宇二等功喜报敲锣打鼓送上门,为军人军属佩绶带、戴红花、照合影、宣读喜报,沿途群众云集点赞,纷纷送上祝贺,热烈的掌声不绝于耳。
“感谢党和政府的关怀,感谢部队的培养,孩子在部队立功是全家的骄傲!”吴新宇父亲看着墙上的“二等功臣之家”牌匾,激动地说道。吴新宇于2016年入伍,因成绩突出,荣立2024年度战备训练二等功。在吴新宇家中,军地领导和军属促膝交谈,详细了解家庭生活情况,并送上立功奖励金。
这样热热闹闹送喜报的场景在我区频频出现,记者从区退役军人事务局获悉,新年伊始全区已先后为1名二等功臣、17名三等功臣家庭送去喜报,让军人荣誉从军营延伸到社区,将荣光送进军人家属的心坎里。
近年来,淮阴区持续优化双拥工作机制,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精准落实优待政策,大力实施“四项工程”,将立功送喜报作为构建军人荣誉体系的关键一环,有力营造了尊崇军人、关爱军属、支持国防的浓厚社会氛围。
暖心工程润兵心。定期走访慰问驻区部队、边防部队、边海防官兵家庭和困难现役军人家庭,持续传递关怀与支持。组织20个军地基层单位结对,开展“送法进军营”“学雷锋”义诊等共建活动120余场。深入推进“新兵守国·老兵守家”一对一结对活动。
阳光工程解难题。接收和安置转业军官18名、安排工作退役士兵105名、自主就业退役士兵1215人,妥善安置14名随军家属就业,优待22名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组织专场招聘会7场,切实解决军人“后院”“后代”“后路”问题,为部队官兵安心服役、建功军营提供有力保障。
强军工程助备战。落实军地互提需求、互办实事的“双清单”制度,为部队解决训练保障、营房改造等152项实际困难,有力支持部队遂行多样化军事任务。
荣光工程彰尊崇。坚持彰显荣誉、简朴热烈、军地协同、属地负责的原则,规范及时开展送喜报活动,突出仪式感、增强荣誉感,累计为162名立功军人上门送喜报。
“强军兴军的基石不仅在练兵场,更在千千万万军人家庭的笑脸上。”下一步,淮阴区将进一步提升“荣誉传递+政策护航+情感联结”三维服务体系,通过营造“从营门到家门”的尊崇路径,让“军地一家亲”的时代内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温暖实践,为强军伟业筑牢坚实后盾。(时昆和 谷雨 王箫玉)
本文来自【淮安日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