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心血管疾病、脑卒中以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较低水平。醛固酮水平失调是导致高血压的关键病理机制。Lorundrostat是一种口服、高选择性的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一项剂量探索研究的初步数据
高血压是世界范围内造成心血管疾病、脑卒中以及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近年来,我国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率有所改善,但整体仍在较低水平。醛固酮水平失调是导致高血压的关键病理机制。Lorundrostat是一种口服、高选择性的醛固酮合成酶抑制剂,一项剂量探索研究的初步数据表明,Lorundrostat或可有效降低血压。
当地时间3月29日至31日,第74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25)在美国芝加哥盛大召开。在“Joint American College of Cardiology/Journal of the American Medical Association Late-Breaking Clinical Trials III”专场上,来自克利夫兰诊所的Luke J. Laffin医学博士公布了Advance-HTN研究的最新结果。研究结果显示,Lorundrostat可有效降低未控制的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研究结果将发表于《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研究设计
Advance-HTN是一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2期研究,旨在评估在标准降压治疗基础上加用Lorundrostat,用于治疗未控制的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研究纳入服用2-5种降压药物,且收缩压在140-180 mmHg之间,或舒张压在90-110 mmHg之间的患者(自动化诊室血压测量)。入组时服用2种降压药物的患者,需切换为标准降压治疗(吲达帕胺2.5mg+奥美沙坦40mg,每日一次[QD]);服用3-5种降压药物的患者,还需加用氨氯地平10mg QD。
经3周导入期标准降压药物治疗后,血压仍未得到控制的患者(定义为血压≥130/80 mmHg;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以1:1:1的比例随机分配接受Lorundrostat 50mg QD、Lorundrostat 50mg QD(第4周时可调整剂量至100mg QD)和安慰剂治疗,持续治疗12周。
研究主要终点是与安慰剂相比,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从基线至第12周的变化。次要终点包括自动化诊室血压变化、家庭自测血压变化,以及血压达标患者比例。
研究结果
共285例患者接受随机分组,平均年龄60岁,40%为女性,53%为黑种人。
表1 基线特征
研究结果显示,在12周时,Lorundrostat(50mg)组和Lorundrostat(50/100mg)组经安慰剂校正后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分别降低了7.9 mmHg(P=0.001)和6.5 mmHg(P=0.006)。
在次要终点方面,4周时,Lorundrostat(50mg)组经安慰剂校正后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降低了5.3 mmHg(P<0.001);Lorundrostat(50mg)组24小时平均动态收缩压(
图3 次要终点
在安全性方面,Lorundrostat的不良反应与类似作用机制的药物相似,部分患者出现高钾血症和肾小球滤过率下降。
表2 安全性终点
研究结论
Lorundrostat可有效降低未控制的高血压或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的24小时平均动态血压。与Lorundrostat(50mg)组相比,Lorundrostat(50/100mg)组并未显示出更强的降压疗效,且不良事件发生率可能增加。
研究者说
该研究第一作者Luke J. Laffin医学博士表示,Lorundrostat在有效降低血压的同时,具备可接受的安全性。尽管未来仍需开展更多研究,但该药物有望为高血压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治疗选择,通过降低血压最终减少未控制高血压所致的卒中、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不良结局风险。
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两性生殖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