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程式电车陷“成本战”:专家喊省,车企死磕续航,谁在打脸?

360影视 欧美动漫 2025-03-30 13:39 2

摘要:2024年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冲上116.7万辆,同比暴增78.7%,远超纯电车的26%。但翻开价格表,20万元以上的车型占90%,最便宜的长安启源A07也要13.59万元。另一边,比亚迪、吉利靠插混杀入7万级市场,增程却连10万元门槛都难突破。用户想要“油电双全

2024年增程式电动车销量冲上116.7万辆,同比暴增78.7%,远超纯电车的26%。但翻开价格表,20万元以上的车型占90%,最便宜的长安启源A07也要13.59万元。另一边,比亚迪、吉利靠插混杀入7万级市场,增程却连10万元门槛都难突破。用户想要“油电双全”,但钱包只够得着插混。

上海交大教授许敏公开质疑:海外混动车电池普遍低于20度,中国车企却硬塞40度以上大电池,“到底是用户需要,还是车企自嗨?”但深蓝汽车调研打脸:70%用户宁可多花钱也要长续航,300公里成“及格线”。北汽、理想的新车电池已卷到50度以上,纯电续航直逼400公里。

国七排放标准风声传出,大电池增程车或面临更高油耗门槛。但车企没得选——用户怕“高速趴窝”,小电池一上高速油耗反超燃油车。理想L系列靠6.9升馈电油耗抢市场,下一代还要再省15%。政策逼车企省油,用户逼车企堆续航,两头挨打的增程车,只能靠技术硬刚。

日产e-POWER用1.5度电闯天下,雪佛兰Volt电池不到20度,但这些“抠门方案”在中国根本卖不动。国内车主每周充电一次都嫌烦,通勤、自驾全要纯电覆盖。车企吐槽:续航短了被骂“工业垃圾”,电池大了被批“成本失控”,专家站着说话不腰疼。

理想宣称纯电300公里是“黄金平衡点”,但北汽、深蓝已将目标定到400公里。一边是政策拉响高成本警报,一边是用户高喊“续航无上限”,增程车的技术路线彻底分裂。高端市场为体验买单,低端市场被插混收割,这场“电池军备竞赛”已没有回头路。

增程车注定吃不上“10万元蛋糕”。政策打压大电池,用户拒绝短续航,成本下探空间锁死。未来三年,20万以上市场继续内卷长续航,10万级战场留给插混血拼。所谓“技术路线之争”,本质是穷人和富人的用车自由权争夺——而答案早已写在价格标签里。

来源:唯一影视推荐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