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新疆,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多元的民族文化。维吾尔族舞蹈热情奔放,让人陶醉其中;十二木卡姆音乐悠扬动听,仿佛一缕清风,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罗布人村寨响起长调,高亢而嘹亮,诉说着执着坚守的豪迈与深情……
轮台县第一中学师生在课堂上学习《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本报记者郭馨泽彭诗韵摄
■跟着课本读中国
主办:中国教育报 协办:人民教育出版社
在中华大地的西北边陲,有一片神奇而壮丽的土地——新疆。
在新疆,不仅有壮丽的自然风光,还有多元的民族文化。维吾尔族舞蹈热情奔放,让人陶醉其中;十二木卡姆音乐悠扬动听,仿佛一缕清风,抚慰着人们的心灵;罗布人村寨响起长调,高亢而嘹亮,诉说着执着坚守的豪迈与深情……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雄伟壮丽的天山山脉横亘在新疆大地,犹如一条巨龙蜿蜒盘旋。山顶白雪皑皑,在阳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辉,仿佛是大自然为这片土地戴上的圣洁皇冠。
神秘而浩瀚的沙漠则是新疆的另一道独特风景,金色的沙丘连绵起伏,如同大海的波涛。夕阳西下,孤烟袅袅升起,长河波光粼粼,仿佛是大自然勾勒出的一幅油画。
抵达塔里木盆地,深入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个举世瞩目的超级工程——“西气东输”工程映入记者的眼帘:在这里,我们不仅感受到大地的雄浑与壮美,也体会到生命在极端环境中的坚韧与顽强。在这颗丝路明珠上,既有文化的交融与碰撞,更可见科技迸发的力量。
能源潜龙 泽及亿人
如果说,从东向西蜿蜒于崇山峻岭、高山大漠之上的万里长城宛如一条腾飞的“蛟龙”,那么,由西向东穿大漠、越黄河、过太行、跨长江,蜿蜒八千里、泽及数亿人的西气东输管道就是一条神奇的“潜龙”。这条浩荡的“潜龙”贯穿东西,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命脉”。
“长期以来,塔里木盆地气候严酷,交通不便,丰富的油气资源一直沉睡在地下。随着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万古荒原开始焕发勃勃生机。”这是人教版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中的一句话。此行新疆第一站,记者便来到了位于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轮台县。
轮台县自古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中心,早在公元前60年,西汉政权就在这附近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统摄天山南北。随着西部大开发,轮台县成为塔里木石油勘探开发的主战场,也是我国“西气东输”工程的起点。
“一日三餐,炒菜做饭,再平常不过。你知道家里用的天然气从何而来吗?”“关于西气东输,你们还知道哪些呢?”
在轮台县第一中学八年级(1)班,一堂地理公开课开讲了。教师张艳红提出的问题,引发了学生们的热烈探讨。
“我们家的天然气通了,做饭、烧水都变得很方便”“它能促进中国能源结构和产业结构调整,带动东部、中部、西部地区经济共同发展,治理大气污染”“它给我们的家乡带来了许多工作机会”……举手,回答,学生们争先恐后。
“那么,面临如此复杂多变的地形地貌和难以想象的施工难度,这项举世瞩目的伟大工程如何在短短的几年内实现投产?”一时间,学生们陷入了思考。
“西气东输工程,从决策酝酿到战略实施,从气源落实到市场开发,从试验示范到技术攻关,从开工建设到投产供气,每一个环节都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越性。”这是西气东输管道公司党委书记张文新给出的解答。
“‘运行一刻不能停,供气一刻不能断’,这是西气东输公司的庄严承诺。西气东输公司员工365天全天候守护管网安全运行,保障天然气高效稳定供应。”塔里木油田油气运输事业部轮南油气储运中心党总支书记骆兴龙说。
“如果只是正常的做饭、洗漱,一个家庭日消耗天然气量为0.5立方米左右。”骆兴龙列举了一组数据,“冬季保供的时候,西气东输第一站每天最大供气量突破8000万立方米,相当于3秒钟的供气就够1200户一天的天然气用量。”这串数字,足以令记者震惊。
如今,在西气东输管道沿线上,一座座站场就像一颗颗散发光芒的珍珠,串起一座座沿线城市、连接起一个个家庭,汇成推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能源大动脉。
石油精神 代代相承
“有时间的话,你们一定要7、8月来,好好体验一下新疆的夏天。”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西北油田分公司高秋英向记者发出了邀请。
“新疆有众多的美景和美食,我们当然想来。”记者表示。“不是,我邀请你们来体验一下新疆的蚊子。”高秋英说,“新疆的蚊子特别‘热情’,都不用‘唱小曲儿’,直接上嘴,让你们顶着一身包回去。”
高秋英长年驻扎的采油三厂输油管道就在新疆塔里木河沿岸,这里水草丰美,是蚊子繁育的“绝佳”地点。“在新疆,大部分油田都在戈壁滩上,蚊子只是现场的小挑战。”她说。
风沙是戈壁滩上的常客。高秋英向记者讲起自己的经历:曾有一次他们行走在沙漠中,只见眼前风沙滚滚而来,仿佛走进了迷雾之中,穿越狂沙之后,眼前又是一片春和景明。“就好像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的那样,一瞬间豁然开朗。”她说。
轮台县第二小学一年级学生家长李晶是中国石化西北基地的一名工作人员,也是一名“油三代”,她向记者讲述了长辈们“飘大箱”的故事。
“那时候的科研人员想要深入沙漠腹地,不知要翻越多少个大大小小的沙包。司机师傅紧紧抓着方向盘,一天下来胳膊肿得都抬不起来。汽车里装着测线设备的木箱子上下翻飞,东倒西歪,车尾扬起阵阵黄沙遮天蔽日,人脏得好像沙堆里拱出来的一样……”
塔克拉玛干沙漠因自然环境严苛,被称为“死亡之海”。20世纪90年代,为了开发油气资源,我国硬是在沙窝窝里建起了第一条塔里木沙漠公路。
重走沙漠公路时,记者也体验了一路的“蹦蹦床”。车子在坑坑洼洼的道路上颠簸,一坐就是好几个小时,记者由衷感受到了当年石油工作者的不易。
“一条长龙八千里,日日夜夜不停息。西气东输到上海,石油工人创奇迹……”来到塔里木油田西气东输第一站时,站内传出了嘹亮的歌声,牵引着记者的思绪回到那个艰苦奋斗的岁月。
油田开发初期,石油工人风餐露宿,“天当被、地当床”,人拉肩扛搬运钻机,破冰取水保证开钻,用身体搅拌泥浆制服井喷……以“宁可少活20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有条件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石油工人一声吼,地球也要抖三抖,石油工人干劲大,天大的困难也不怕”的豪迈誓言和雄心壮志,工人们攻克了许多无法想象的难关。
这些“无名英雄”默默付出,生动地诠释着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
日新月异,石油精神生生不息,代代相承,在当代迸发出夺目的力量,激励着一代代青少年。
“他们就像白杨树一样扎根气田、辛勤耕耘,把简单的事做成了不简单,在平凡的岗位创造了不平凡,将来,我也要成为像他们一样了不起的人。”轮台一中八年级(1)班学生陈晗诺说。
“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这是每一位油田人都知道的一句话。轮台县第二小学教师令文靖表示,轮台县大街上处处都是“小红帽”,一位位石油人默默坚守,生动地演绎着一个又一个动人的故事,他们扎根大漠,在这里浇灌出绚丽之花。
数字转型 奔向未来
天才刚亮,一身被风吹成“小红旗”的红工服映入记者眼帘。在西气东输第一站的主控室外,西气东输第一站党支部书记张兴国开始了例行巡检。
在装置区水泥路上,一台高约1.5米、外形酷似小汽车的蓝色“大眼睛”,朝着张兴国检查的区域缓缓驶来。“这是2023年6月入站的‘新员工’,是个智能巡检机器人。这双‘眼睛’可以分别在高空和地面,检测装置内的天然气泄漏情况。”他介绍说,“巡检是个辛苦活儿,以前都是人工来干。现在机器人配备了各种高科技检测设备和自主巡视装置,可以通过红外线、摄像头实现工艺参数和重点要害设备的实时远程监控。”
“借助科技力量,我们建立了人机联合巡检新模式,将站内人工巡检频次由每天的6次降至2次,实现工艺设备的静态泄漏风险全方位、全时段检测,站场安全管理能力进一步提升。”张兴国说。
“如今我们的油田开采模式已经在向智能化、数字化的方向发展,传统能源结构转型升级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关键之举。”高秋英以自己的工作举例,“现在,我们进行管道腐蚀监测时,只需要把探针放到管道里,就可以通过手机客户端进行实时在线监测,比起以前的人工探测,有效克服了以往数据滞后性的问题。”
在现场研学的轮台一中学生们看到这一幕,纷纷发出感叹。轮台县第一中学八年级(1)班学生薛同乐的爸爸也是一名石油工作者。小时候,她的爸爸带她参观过采油现场,目睹了从以前的落后设施到现在现代化、数字化设备的蝶变,她萌生了一个理想。“我以后想当个科学家,探索更多的科技创造,为劳动人民造福。我要把自己的毕生所学,交给祖国,交给人民。”薛同乐说。
研学团成员亲身感受了油田数字化、现代化运行的震撼场面,了解了油田科技研发新机制和行业发展新突破,也强化了“把能源的饭碗端在自己手里”的使命担当。
返程中,回想起在新疆的一幕幕,记者不禁感怀: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新征程上,新疆这片美丽的土地未来可期、大有可为。一个更具活力、更加开放、更加美丽的新疆,正在新起点上乘势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
(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段风华 张欣 蒋夫尔 郭馨泽 彭诗韵 执笔:本报记者 张欣)
作者:本报特别报道组成员:本报记者 段风华 张欣 蒋夫尔 郭馨泽 彭诗韵 执笔:本报记者 张欣
《中国教育报》2024年12月03日 第04版 版名:新闻
本文来自【中国教育新闻网】,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及传播服务。
来源:人民日报党媒平台